Loading...
您现在的位置:时尚生活
吸费手机长期存在根源在于运营商内部人士
2010-09-18 08:52 出处:中国手机在线原创 作者:海涛
  综合中国青年报、21世纪财经报道、南方报业媒体报道。自央视“3·15”晚会首次全国范围曝光了部分无良的手机厂商与SP公司,设置“后门”内置软件的手机卖给不知情的消费者以来,工信部、运营商虽然开展专项治理,但是至今成效甚微。

  5月15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0年第2号)》称,“一季度,针对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手机内置后门软件,暗藏收费陷阱’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查证属实的违规增值电信企业和手机生产厂商进行了依法严肃处理”,共有10家企业因此受到了处理。而公布的吸费SP包括国内四大门户网站的其中两个考前位置的门户网站,其他SP也包括国内排名前三之一的某SP,但是由于公关公司和某些机构的原因,点名公开上诉SP的媒体文章均被撤出。

  近日,中青报宣布收到某SP内部人士爆料并提供大量内幕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两家SP公司近期的每日投诉报表。报表显示,在最近一周,用户对各渠道内置软件吸费情况的投诉数量“都比以往要增加很多”,例如,8月24日,这两家公司共接到投诉54起;而在9月7日至14日这8天里,除9月11日外,其他每天的投诉量都在100起以上,其中9月14日的投诉量最大,达171起。

  为证实资料的真实性,中证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因被吸费而向运营商投诉的用户,从来没使用过手机里的增值业务,却常常收到以1066开头的号码发送的扣费提示,手机话费用得极快。

  典型的比如,某用户8月起便不断收到以“本条信息费1.95元”字样结尾的1066号段的信息。9月中旬,忍无可忍的丁先生拨打运营商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这些服务只有点过之后才会扣费”。可是丁先生说,他从来没有点过手机里的任何服务。

  查询话费发现“前一天才充的50元,竟然只剩下10元了”。根据该运营商“话费误差,双倍返还”的承诺,由于有熟悉运营商内部的人士指点,这位人士进行投诉,强烈要求并威胁投诉至12315或市长热线之后,运营商客服人员才被迫记录下来。

  由于明白运营商担心影响扩大的内部客户服务的规则,因此该人士投诉受到重视,分别接到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电话,自称是某公司信息台,询问他是否投诉过有关服务,然后退还了所扣费用。

  虽然该人士表达了对SP知道其电话投诉,认为是投诉信息被泄露,但是业内人士指出,投诉的潜规则就是运营商接到投诉,如果拦不住就转给SP,如果SP处理不好,回访用户不满意,SP会被记录一笔投诉,当投诉达到一定量(10万分子若干),将进行处罚。

  根据这份SP内部良知人士流出的资料可以发现,真正投诉用户的数量,只占被吸费用户数量的很小一部分。比如一项业务的被投诉数量至多仅占该省已吸费用户数量的0.78%。

  只有那些对通话资费较为敏感的用户以及熟悉运营商运转流程的人士才会投诉。他们大多要求运营商或SP公司返还被“吸走”的费用,或是取消屏蔽相关项目,避免今后被继续吸费。而不熟悉内部规则的人士只有换号或换手机,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部分被运营商客服人员欺骗,客服人员首先解释是“你订阅了,所以被扣费”。

  资料现实,仅仅5天时间,上述两家SP公司的一家合作伙伴的一项业务就实现了接近8万元的收入,扣除合作方分成和税率,预计净利润达到3.5万余元。“该公司通过内置的方式,今年8月在运营商的彩信结算后的收入也在60万元以上。”沈鹏补充道。

  相比于上述收入,因投诉而返还给用户的费用显得非常有限。相关投诉报表显示,在9月7日至14日的投诉处理记录中,退还给投诉用户的费用最多不超过40元。

  多位投诉用户告诉记者,他们在给运营商客服打电话投诉时,一般会被接线员提醒,虽然自己没有主动点击过相关服务的选项,但是否存在被亲友借用从而产生费用的可能。

  其实是客服人员在为SP公司找理由,而一些投诉者也不能确定自己的手机是否被亲友借用过,所以一般就会选择取消屏蔽相关服务,只要今后不再扣我钱就行了。但是,一个手机中安装的内置SP服务往往不止一项。屏蔽了其中一项,不代表今后不再被扣费。

  在投诉报表中,还有一个选项是投诉的“来源”,分为“座席”、“邮件”和“SPOA”3类。

  其中座席和邮件分别表示运营商的客服通过座席电话或电子邮件向SP公司反馈用户投诉,这两种反馈都不会被记录在册,也就不会继续向运营商的高层反馈,进而影响SP公司接下去的业务开展。而如果投诉来源被标注为‘SPOA’,则表明该投诉的情况比较严重,OA是运营商内部办公系统的简称,如果某一投诉来源被标注了‘SPOA’,表明该投诉已经被记录在册,进入了运营商的办公系统,需要正式回函处理,而不能与客户‘私了’。如果标注了‘SPOA’的投诉多了,对SP公司将来的业务开展可能会受到影响。

  有网友总结了投诉经验,称在遇到乱扣费进行投诉时,一定要直接和运营商的客服进行投诉,拒绝直接接洽SP公司,并且态度要强硬,不能给缓和的余地。

  事实上,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很多SP公司和运营商底下的人之间有利益关系,有的SP公司甚至会打着工信部下属企业的旗号。而事实的真相远非如此简单,更高层业内人士众所周知的秘密的是不少全国一线SP甚至纳斯达克上市的SP,有着深厚背景,今次中国移动某高层落马以及地方移动某高层或许也牵涉的增值服务腐败——当然某些问题过于敏感,在正式媒体没有公开报道前,笔者也不便于多说。

  这些拥有深厚背景的SP商不同于一般民营企业SP,他们大多属于各个集团体系,和运营商有着极深的关系,这些集团大多为运营商提供设备、软件开发等多种服务,在多年的合作中,从上到下甚至到客户人员,都有联系。在从上到下都获得不等的好处,这些好处或公或私,是众所周知的。

  正因为有如此复杂的关系,目前案发的中国移动高层包括张春江在内以及地方移动某些高层的卷入不同案件或许会牵连带出更多人。但是笔者断言,由于电信利益集团本身依附于某些传统力量之上,因此很多问题现在还是会被掩盖。

  今次中青报敢于报道“只有确定与工信部或运营商里的工作人员有利益关系后,SP公司才会与上游的内置方案商和手机生产厂商联系,定制相关的“后门”内置吸费软件,进而选择相应的省份开通业务”,也掀开了某些敏感问题。

  中青报报道,SP公司买通运营商内部工作人员的层级。第一层是客服座席的接线员,一旦接到了关于某家SP公司的投诉,通过客服座席就给解决了,不再往上报。第二层是客服主管,因为座席接线员人数多,且接听也是随机的,所以很难全部买通,但客服主管负责统计当天的投诉汇总,可以截住相关的投诉不往上报。第三层是运营商里负责投诉的主管,所有投诉都要汇总到他那里,到时候截住与自己公司相关的投诉即可。第四层是负责数据库维护的主管,就算有投诉上报了,只要在数据库里删除了相关的投诉信息,就没事了。一般SP公司做工作也就做到第四层,不需要再往上了。

  问题的核心在于,实际上无论是在采购和增值服务上,种种问题已经明显摆在台面上,众所周知,而某些高层却熟视无睹。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非今次中青报报道,过去某些论坛爆料的某些黑幕竟然遭到了删帖。显然是有人电话打招呼的结果。而这些文章并非政治问题的文章。显然是有的人借用某些管理渠道进行施压或强令删除。

  有学者认为,屡打不绝的原因是手机内置软件吸费产生的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有利益在里面,如手机生产商、SP公司和通信运营商,再加上缺乏严厉的惩罚性机制,导致一些规章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但是,事实上,运营商内部治理才是根源。正因为内部治理上腐败不堪,加之本身运营商的暴利使之有足够的资金成为更高层面上的“摇钱树”,才是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诟病中,有传统力量保护的关键所在。

  中国电信行业以及某些行业的部门腐败已经深入骨髓,而其中的问题非常复杂,或许只有从形成原因去找答案了。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10/article/11540.html

本文为中国手机在线独家采写,欢迎分享到微博、社交网络。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