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现在的位置:手机市场
中国移动连续曝收费陷阱:反思管理制度问题
2010-07-14 22:21 出处:中国手机在线原创 作者:海涛
  中国移动目前真是多事之秋,高层人事震荡延续,而各媒体借此机会开始曝光移动黑幕。首先发难的是央视,延续3.15晚会曝光的吸费手机,然后连续曝光了多种业务的收费,由于央视相对专业性不足,因此移动方面危机公关主要以“技术问题”搪塞,然后对反映问题的用户公关封口。但是随着《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的介入,中移动的乱扣费和欺诈性收费却更多的浮出水面。

  比如,广西的消费者黄永涌于今年2月份,在广西贵港金港营业厅购买了一张“0月租0接听”神州行非签约卡1877663××××,“我以为真的像广告上宣传的一样0月租,但当查阅清单时,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该卡并非移动公司所说的“0月租0接听”,该卡激活后就被收取了每月最低12元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彩铃、来电提醒、农信通等业务,而移动官方网站则显示该卡最低消费仅5元。

  使用的另外一张1507840××××神州行卡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购买的是神州行家园卡,但登录网上营业厅发现,使用的却变成了动感地带套餐。”黄永涌在查询话费清单时,发现除了来电提醒月租3元、12580信息费4元、彩铃包月5元、农信通2元等共14元之外,还多出了生活播报、新闻早晚报、天气预报等共六项费用17元和70多元的GPRS流量费。

  “我的卡购买时间是今年的4月份,但生活播报、新闻早晚报、天气预报等17元的费用是在2009年8月份就已经开通了。”截至目前,移动公司对该事件均未作出任何说明。于是,黄永涌一纸诉状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贵港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贵平分公司分别告上了法庭。据了解,该案已于6月7日和8日开庭审理。广西移动客客服表示,该用户的手机卡确实是每月12元的套餐卡,至于桂港移动宣传的“0月租0接听”并不知情。

  辽宁的移动用户邵先生于7月7日下午17时许接到号码为10086中国移动客户服务部门的一个电话,电话中客服告诉邵先生可以办理一个名为“图书阅读”的优惠业务,邵先生表示“考虑考虑再说”随即挂断了电话。但1个多小时后,却接到来自号码为10086的3条短信,内容为“您已成功订阅图书阅读服务,每月包月3元起,计费开始时间为2010年7月7日。”“我当时非常生气,这不是强制消费么?”邵先生随后与辽宁移动交涉并将此事投诉到“315消费电子投诉网”。据邵先生透露,其家人也遇到中移动类似的“强制消费”。

  中移动的17951业务存在着以“省钱”为由欺骗消费者的嫌疑。据了解,17951是一种可以在中国移动手机号码上直接拨打使用的长途优惠接入号,拨打该号码长途通话费部分可以享受优惠,优惠覆盖国内长途以及国际长途。但拨17951打长途并不便宜。在王先生提供的一份近期消费清单中,记者看到,王先生拨打同一号码的长途,用17951反而比直接拨打该号码更贵。不仅17951拨打不优惠,中移动在17951、12593这样的特殊号码服务中还设置了“消费陷阱”。例如:用12593+电话号码可以优惠,但如果预先把“12593+电话号码”存在手机的电话本中,使用时调出来然后拨打,这时移动系统将不承认用户使用了12593的拨打方式,而是按照直接拔打的方式计费,这就造成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而被扣掉了大量的话费。

  中国移动通信湖南分公司的神州行客户曾先生6月6日发现手机突然停机,通过拨打中国移动的专线查询,该号码的余额为欠费67元,而原因是由于手机上网造成,“我的套餐是30元无限量,怎么会被停机了呢?”曾先生经过查询才得知,移动公司将他的无线套餐更改成30元包200M流量。随后,他曾多次打电话到移动公司,客服却拒绝承认该用户的卡为无限套餐。曾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该卡为2006年开户,属于老客户,只有在2007年5月之后的新入户客户或者是变更套餐的不能享受30元封顶上网业务,其他用户是可以享受封顶上网的。“移动公司没有遵守合同,强制取消封顶业务。”曾先生为此多次投诉10086客服,并将移动公司的行为举报给了工信部。

  通信圈里所谓的“潜规则”在于,没有绝对的免费。该人士透露,移动、电信、联通等开展“交(存)话费送彩铃、语音信箱、天气预报”等优惠活动,一般是免费送三个月或者半年不等,免费期过后,也不提醒,就直接收费。在营销上,运营商也是打着“免费”、“省钱”等令消费者心动的字眼,而对于具体的资费细节却往往被放在不显著的位置,有些销售员为了业绩往往对资费“避而不谈”。至于上述的“强制消费”、私自开通客户套餐,该人士则表示,“一切都为了完成业务考核。”

  中移动为例,其执行的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方法从集团公司到省公司到市公司再到基层员工,KPI指标层层加码,也被外界认为是压在员工身上的一座大山。

  中国移动推广12580的例子被广为流传,当时移动集团层层下达指标考核市级分公司12580拨打量。为完成指标,拨打电话的都是各地移动内部员工,这又导致了真正的客户拨打12580时经常占线。

  内部人士表示,内部数据、报表、指标造假几乎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其中作假的业务范围主要在新业务、数据增值业务指标及大客户、集团客户维稳等指标上,主要通过后台对目标用户私自开通业务、调账、报表数据作假等手段实现。“没有办法,如果完不成任务,不仅业绩会受到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受到集团公司的通报批评。”有时为了完成业务量的考核,只能从系统中对用户套餐进行“强行定制”冲量以完成业绩考核。

  随着媒体大多把罪责推向了虚无飘渺的内部考核上,但是也有很多敢言的网络媒体直接对现有电信行业体制进行质疑。有激进言论甚至认为是是整体社会体制包庇纵容了电信公司敢于“作恶”。

  首先是质疑工商部门对普遍存在的“0月租0接听”置之不理,以及法院对于此类纠纷案件审理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与公正。有法律人士剖析了“0月租0接听”存在严重误导、欺诈消费。根据实际调查,80%以上的用户认为“0月租”是包括增值业务,而并非某些电信企业在法庭上辩解的语音业务,同时宣传中隐藏了数据业务默认强制订阅的月费存在收费陷阱,但是从法院判决来看,显然是某种因素左右了判决,最终导致这样的宣传多年长期存在。而在今天媒体大量曝光事发之后,某些电信行业高层人士辩称对此不知情,实在滑稽。

  其次是对受害者的补偿问题。在多起事件中,在媒体介入曝光前,当地移动公司异常强硬。比如对于那些开卡前消费的用户,移动公司一概拒绝退费,并让用户自己去找销售资费卡的商贩。显然用户被扣费的是中国移动,但是中国移动自己却不查自己的销售终端是否恶意将自己消费过的欠费卡卖给用户,反而推卸给用户(部分地区甚至不给用户任何解释),显然是想躲避问题,甚至保护经销商(与当地移动管理层私人之间有利益关系?)。而在媒体接入曝光后,迅速拿钱赔偿用户的封口行为,只有到媒体曝光才给予解决,显然暴露出移动的内部管理以及电信监管的巨大漏洞。

  再次,对内部人员的管理松懈。从“诱导用户定制”“欺骗用户定制”发展到即使用户不同意也“强行给用户定制”,电信运营商的内部管理可见一斑。为什么会出现多年来监管部门无数个红头文件后仍然肆无忌惮的现象,显然就和管理体制有关。虽然有录音可以供内部调查,可以找出诱导定制和强制定制。但是实际上用户投诉到移动内部管理层的清查和处罚来看,都是管理上没有效力的体现,屡次大规模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没哟管理层为之受到任何处罚,倒是基层的聘用制(3级)员工成为替罪羊,现在将责任推给业绩考核,实在搞笑,没有各级管理层的变相放任,何来今天的怪状?内部的自己管自己,自己包庇自己的体制才是问题的关键。

  接下来,是各种收费问题,典型的比如SP扣费,神奇的是目前已经实现全业务扣费“二次确认”,用户是如何被强制订阅的实在是匪夷所思,但是确实在现实中发生了。制度好定,“技术上实现”却是人为,为什么会出现BUG?谁对此负责过?

  最后是多年来的“霸王条款”,电信公司的合同“解释权归自己”虽然加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际还是文字游戏。电信公司的条款上“保留随时更改本合同约定的资费方式”的权力,真的是匪夷所思,但是却一直存在,也就是说别人逼迫你签什么合同?只对你有约束力的合同,你承诺用一年就的用一年,而电信却可以随时更改资费。于是就出现签名的投诉,用户使用了30元包无限流量的GPRS资费。但是移动竟然私下给改成了30元包200MB。这还一直这么做着,此前中国移动推出过大量的15-50元包无限流量的资费卡,到了今天90%以上的都被强行改了,这就是电信企业的厉害。由于手机号码不能带号转网的固有粘性,运营商随意更改资费是否合法值得商榷。同时监管部门在这种霸王条款中的倾向也值得思考。

  电信行业问题多多,归根到底还是利益纠葛,如同烟草行业、白酒行业一样,电信运营商凭借行政力量获得了天然垄断地位和线路建设权利,然后以此获取暴利为地方到中央创造财政收入。就形成一个基本的利益体,然后是其中复杂的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异常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因此才是为什么电信行业的问题多多,但是多年来大多数都被掩盖的原因。

  而一旦深度揭示这些问题,又会牵涉到一些体制问题。比如监管是否独立就牵涉到更广泛的问题,比如维权的艰难就牵涉到从工商到司法系统的独立性问题,比如移动拒绝提供一些关键证据又涉及到举证倒置的司法问题以及对这些基本数据保存管理的信息(档案)管理的独立性问题,比如乱收费金额是以个案计算的违规还是总额计算的违法问题又牵涉到立法层面。

  推而广之,很多垄断行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越是垄断暴利的行业,问题越被长期掩盖。垄断暴利的必然结果?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10/article/11498.html

本文为中国手机在线独家采写,欢迎分享到微博、社交网络。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