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全球视野看待Google退出中国大陆事件
2010-01-28 16:01 出处:中国手机在线原创
日前发生的Google不满中国大陆的互联网审查而总裁“个人名义”考虑退出的事件。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依法进行网络监管,在华外国企业应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回想百度几年前讲的今后google在中国大陆不复存在的预言,多少有些让人感叹。
google只有google 从google的文化注定了今天事件的主角。
事件本身或许对于习惯几千年中国“文化”(姑且用文化代之现有的碰撞,避免触及敏感问题)的我们,很难理解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和西方政治力量搭界,而美国国务卿“自由互联网”的演讲更是让一些左翼和部分民族主义者认为又是“西方老一套政治攻击”。
如果要清楚事件背景,就得翻开谷歌的历史,以及我们已经熟知的“互联网精神”。不过今天,谈这些没有必要了。因为很多的又各自不同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又可能牵涉到意识形态中有的人回避的敏感问题。
如果我们抛开社会问题,就看学术搜索功能,谷歌容纳的知识给中国技术领域的科研方式带来了改变,过去查资料问老师迷信权威。而今天可以搜索千万的媒体以及Web2.0中数十亿的Blog以及论坛。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基础医学中表现感受明显。
再偏向“社会”一点,谷歌的搜索结果,和中国大陆的其他几乎所有搜索网站不同,更强调搜索结果的公平性,谷歌严格按照技术上链接等级决定的PageRange来划分,而国内的搜索网站结果更多体现运营企业的商业价值,人为修改(决定)搜索结果的排名。当然也有强势部门非政治原因(请注意这里仅仅是自己的部门利益甚至个人集团利益)干预这种结果。有人人为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西方更强调公平,而东方更强调“正统”,举例就是搜索“白宫”,如果你修的房子叫“白宫”,互联网关注你的房子更超过美国政府官邸“白宫”(通过页面链接等技术),那么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你这个白宫就比美国的白宫排名更考前,更容易被点击,而这在中国大陆的有的人眼里是不可容忍的。
同样的原因,谷歌认为,谷歌只对违反基本人权的信息(如色情、恐怖、虐待等)承担过滤义务,而对其他信息不承担过滤义务。由此形成了与中国大陆新闻审查的冲突。对此,我们外交部发言人认为“不同的国家对互联网的限制和过滤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因此具体过滤哪些内容就应该由当地政府说了算。比如西方的一些政府也将当年“革命”的左翼的一些被他们认为是恐怖行为的行动进行信息过滤,一旦有类似当年我们文革“输出革命”的时候那种正面评价这些行为的言论同样进行屏蔽。不过西方政府屏蔽这些言论的旗号是违反基本人性道德。换到我们,则更多将其定性为“黄、毒、赌”,而有的则叫“分裂国家和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后者则是一个大箩筐,什么可以装都可以解释。
再回到百度和谷歌,百度是什么样的企业,笔者不敢深入剖析,百度和谷歌的恩怨情仇比任何小说都精彩。笔者只想说,百度什么也不是,就是两个文字。如果不是百度的特殊性,百度恐怕1000%的不是今天的百度了。今天的百度已经不是一个商业企业,而是一个符号了。百度在美国上市,股权结构上的表决权不一的安排以及控制权的绝对个人化,注定是某种妥协的结果,也就已经注定了这绝非一个企业。如果认为百度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就如同认同中国石油或者中国石化是一个真正的企业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情况下谈百度和谷歌的对比,实在是一种悲哀。
记得《全球通史》的观点,只有商业贸易最自由流动的地区,在最近几千年的发展中才得以幸存,比如2000年前占世界1/4人口的美洲大陆土著人(印第安人为主的前10000年的蒙古种族),因为各自封闭与世隔绝,无法学习其他文明的成果,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遭到白人殖民者驱赶而饿死或者因医学因素感染传染病而死亡,到今天大部分灭绝。中国明朝还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但是短短500年沦落到被日本打败(日本只是在中国汉朝之前还出于蛮荒状态的附属文明),核心仍然是闭关锁国。
谷歌的价值观,或者说信息不加限制的全球自由流动的价值观也只是一种文化。虽然这种文化的推广在政治上有某些西方强国是借助信息优势(比如CNN已经确立的地位)在国内长期封闭的状态下达到信息“侵略”的可能,但是和当年西方军事殖民相同的是,如果对于外来的东西采取封锁抵制的方式,那么只会带来更糟糕的结果。因此如何应对这种信息自由化的浪潮,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自己思考的事情了。
对于信息自由化,不加思索直接敞开,结果就是如同印度面对政治军事殖民直接沦陷一样。但是如果象满清末年慈禧太后那样看做是利益斗争那样简单,恐怕又会和某些目前的既得利益者一样去坚决反对这种信息全球化浪潮。
因此,我们只有保持自己的清醒的头脑,对于所谓的信息自由化认清一些西方媒体背后的利益本质,又不可迷信某些排外的既得利益集团。只有真正的体制改革之后,我们才能有自己的与西方媒体抗衡的真正的中国的声音。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10/article/11380.html
回想百度几年前讲的今后google在中国大陆不复存在的预言,多少有些让人感叹。
google只有google 从google的文化注定了今天事件的主角。
事件本身或许对于习惯几千年中国“文化”(姑且用文化代之现有的碰撞,避免触及敏感问题)的我们,很难理解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和西方政治力量搭界,而美国国务卿“自由互联网”的演讲更是让一些左翼和部分民族主义者认为又是“西方老一套政治攻击”。
如果要清楚事件背景,就得翻开谷歌的历史,以及我们已经熟知的“互联网精神”。不过今天,谈这些没有必要了。因为很多的又各自不同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又可能牵涉到意识形态中有的人回避的敏感问题。
如果我们抛开社会问题,就看学术搜索功能,谷歌容纳的知识给中国技术领域的科研方式带来了改变,过去查资料问老师迷信权威。而今天可以搜索千万的媒体以及Web2.0中数十亿的Blog以及论坛。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基础医学中表现感受明显。
再偏向“社会”一点,谷歌的搜索结果,和中国大陆的其他几乎所有搜索网站不同,更强调搜索结果的公平性,谷歌严格按照技术上链接等级决定的PageRange来划分,而国内的搜索网站结果更多体现运营企业的商业价值,人为修改(决定)搜索结果的排名。当然也有强势部门非政治原因(请注意这里仅仅是自己的部门利益甚至个人集团利益)干预这种结果。有人人为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西方更强调公平,而东方更强调“正统”,举例就是搜索“白宫”,如果你修的房子叫“白宫”,互联网关注你的房子更超过美国政府官邸“白宫”(通过页面链接等技术),那么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你这个白宫就比美国的白宫排名更考前,更容易被点击,而这在中国大陆的有的人眼里是不可容忍的。
同样的原因,谷歌认为,谷歌只对违反基本人权的信息(如色情、恐怖、虐待等)承担过滤义务,而对其他信息不承担过滤义务。由此形成了与中国大陆新闻审查的冲突。对此,我们外交部发言人认为“不同的国家对互联网的限制和过滤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因此具体过滤哪些内容就应该由当地政府说了算。比如西方的一些政府也将当年“革命”的左翼的一些被他们认为是恐怖行为的行动进行信息过滤,一旦有类似当年我们文革“输出革命”的时候那种正面评价这些行为的言论同样进行屏蔽。不过西方政府屏蔽这些言论的旗号是违反基本人性道德。换到我们,则更多将其定性为“黄、毒、赌”,而有的则叫“分裂国家和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后者则是一个大箩筐,什么可以装都可以解释。
再回到百度和谷歌,百度是什么样的企业,笔者不敢深入剖析,百度和谷歌的恩怨情仇比任何小说都精彩。笔者只想说,百度什么也不是,就是两个文字。如果不是百度的特殊性,百度恐怕1000%的不是今天的百度了。今天的百度已经不是一个商业企业,而是一个符号了。百度在美国上市,股权结构上的表决权不一的安排以及控制权的绝对个人化,注定是某种妥协的结果,也就已经注定了这绝非一个企业。如果认为百度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就如同认同中国石油或者中国石化是一个真正的企业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情况下谈百度和谷歌的对比,实在是一种悲哀。
记得《全球通史》的观点,只有商业贸易最自由流动的地区,在最近几千年的发展中才得以幸存,比如2000年前占世界1/4人口的美洲大陆土著人(印第安人为主的前10000年的蒙古种族),因为各自封闭与世隔绝,无法学习其他文明的成果,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遭到白人殖民者驱赶而饿死或者因医学因素感染传染病而死亡,到今天大部分灭绝。中国明朝还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但是短短500年沦落到被日本打败(日本只是在中国汉朝之前还出于蛮荒状态的附属文明),核心仍然是闭关锁国。
谷歌的价值观,或者说信息不加限制的全球自由流动的价值观也只是一种文化。虽然这种文化的推广在政治上有某些西方强国是借助信息优势(比如CNN已经确立的地位)在国内长期封闭的状态下达到信息“侵略”的可能,但是和当年西方军事殖民相同的是,如果对于外来的东西采取封锁抵制的方式,那么只会带来更糟糕的结果。因此如何应对这种信息自由化的浪潮,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自己思考的事情了。
对于信息自由化,不加思索直接敞开,结果就是如同印度面对政治军事殖民直接沦陷一样。但是如果象满清末年慈禧太后那样看做是利益斗争那样简单,恐怕又会和某些目前的既得利益者一样去坚决反对这种信息全球化浪潮。
因此,我们只有保持自己的清醒的头脑,对于所谓的信息自由化认清一些西方媒体背后的利益本质,又不可迷信某些排外的既得利益集团。只有真正的体制改革之后,我们才能有自己的与西方媒体抗衡的真正的中国的声音。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10/article/1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