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现在的位置:手机学校
手机历史之国产品牌厂商的兴衰
2009-04-02 14:21 出处:中国手机在线原创 作者:海涛
  国产手机,曾几何时是特制早先获得手机牌照的企业,后来没有牌照的“黑手机”兴起之后,由于采用MTK方案的“黑手机”也是“国产”的,因此有人提出了“国产品牌”的概念,也就是排除了“黑手机”,但是之后手机牌照制度从降低门槛到废除,有人开始改口称“黑手机”为“山寨机”,但是随后诸如天语等“山寨品牌”崛起,甚至天语还市场份额还占据了第一,其他国产品牌也全面倒向MTK平台。如此一来,某些既得利益代言者再也想不出可以太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名词了。加之深圳地方政府扶持“山寨机”,将后者定性为“初级创新产品”,更让人云里雾里了。

  因此笔者觉得要向谈论国产品牌手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国产品牌手机,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国有企业或者与政府走得特别近的上市公司,还是低调的民间资本,只要做出了品牌,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应该看做是国产品牌手机。

  国内的品牌机,分为五大类,一是“天子门生”,诸如中电集团下属的几大企业、普天、中兴、大唐、华为之类,也包括与运营商关系特别特殊的如UTStarcom之类。这一类是天然的手机厂商。从市场表现看,这类厂商主要依靠给运营商提供设备的同时捆绑终端销售,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的这类厂商的手机样式特别土,而且品质相对也不高的缘故,毕竟它们主要不在零售市场销售(当然过去很多贴牌的例外)。二是家电行业,诸如TCL、夏新、康佳、长虹、创维等。三是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民营或者半民营企业,如托普等完全靠“特殊手段”获取牌照后用于资本运作和卖牌为生的企业,这类企业本来有不少,碍于很多企业现在还风光无限,不便于多举例。四是波导、联想等比较特殊的企业它们采用各种方式获得牌照。第五类是如天语、金立、步步高等2004年后进入市场的民间资本。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第一类天子门生如果获得运营商集采的还能维持,其他的厂商手机业务基本空壳了。第二类家电类,全行业亏损。第三类卖牌类目前几乎全军覆没,少数也“山寨化”(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第四类,目前亏损严重,要么转让手机业务,要么勉强维持。真正目前混得下去的就只有第五类了。


  先谈谈曾经排名第一的波导吧,当年波导的“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口号,另大部分人记住了它。而今天,波导已经没落。

   1992年10月28日,满怀“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抱负的徐立华、蒲杰、徐锡广、隋波等人与宁波市奉化大桥镇合作创立了奉化波导公司,当时众人以技术入股,占总比例的49%。在随后的7年间,创业团队凭借技术优势,在传呼机市场淘到了第一桶金。不仅引进海外投资者和技术,更为波导在2003年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2003年,信息产业部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这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0%,其中波导手机销售337万台,超过摩托罗拉、诺基亚,位居国内市场第一位。面对这样的成绩,很多人将其归结为强大的销售渠道。波导的销售触角一直延伸到县、乡镇级经销商,全国分销商达16000 余个,上万个零售点。这在当时的手机市场,其他品牌是无法比拟的。此外,除了在国内销售渠道外,波导还有可供出口的产品,出口量占据国内手机厂家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波导的特色是,在当初国内三四线城市网络普遍不太好的情况,依靠高质量的通话赢得市场。在首批获得国家移动电话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中,波导作为唯一的一个民营企业入围,“当初信息产业部是被逼无奈才给了波导一个牌照。”
  
  波导在向信息产业部申请手机生产牌照之初,并没有被批准。徐立华果断地做出决定,花费30个亿组建手机生产线。同时又使用各种渠道请动了信息产业部领导到现场考察。

  其后的版本有两个,一是,在这一招“先斩后奏”后,徐立华给信产部的领导又抛来一个难题,投入的资金徐立华个人资金很少,大多是从银行贷款,如果没有牌照,银行的贷款就成了坏账。二是,通过各种方式让信产部在视察的同时表态支持,同时故意放出领导支持和自己的“背景”的消息,迫使信产部相关部门同意。

  总之,无论是哪个版本,都体现出波导巧妙的利用了地方政府、银行,同时高超的运作使得在各种利益相关方的综合作用下,信产部破天荒的将手机牌照给了“外人”。
  
  进入市场后,波导法国的萨基姆公司开始进行移动电话技术开发和生产合作,并于2002年8月29日决定共同投资组建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有限公司,建立年产2000万台移动电话生产厂。
  
  波导与萨基姆的合作最初实质上是萨基姆贴牌波导在中国销售——要知道当时国外品牌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是非同凡响的。随后法国萨基姆终于迈出了把生产外包波导。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生产线主要是萨基姆提供部件,波导组装刷标。当然波导的全球化采购在随后实际上是甩掉了老迈不堪的萨基姆。

  波导迅速拓展产品类型和渠道,同时多元化经营,除开在国内零售和为萨基姆生产外,还积极和海外运营商合作定制低端手机。当然事实上,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基本上这些海外市场的单都是进货组装。

  而波导在国内零售市场的挫败才是真正伤筋动骨,由于市场迅速被挤占,而波导在全国建立的销售渠道庞大费用高昂,销售量下降后,波导迅速陷入巨亏。直到今天,波导在手机市场仍然一蹶不振。



夏新。

  夏新电子是由成立于1981年8月的原厦新电子有限公司发展而来,是厦门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7年5月,由厦新电子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人发起设立厦门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同年6月4日,“厦新电子”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3年8月5日起更名为“ 夏新电子”)。2003年7月28日,夏新电子把品牌标识由“Amoisonic厦新”更改成“Amoi夏新”。已形成夏新移动、通信、家用系统、便携系统、IT、电子装备等六大事业部体系,目前,夏新在全国建立了30家销售分公司。

  和大多数国产手机一样,在MTK方案未大规模应用之前,夏新手机也经历过短暂的辉煌。

  2000年时VCD市场崩盘,主营VCD业务的夏新出现财政危机,损失惨重.在2001年,夏新电子当时还叫做厦新电子,因为在VCD/DVD市场上的折戟沉沙而陷入困境。当时手机业务还只是厦新的一个次类业务,地位并不像现在这么高。

  当时,一家韩国企业拿着尚未成熟的半成品手机跑遍了半个中国,找了康佳等大厂家谈合作,但因为线路设计还存在瑕疵,除了夏新没有厂家愿意冒险.这套手机方案,主攻时尚市场,卖点是和弦铃声、七彩背影灯光,再加上在设计时对机身底部的刻意细化,使得此机振动模式下当有来电时会自动沿机身中轴线转动,就像一个美男子在翩翩起舞。夏新在困境中决定孤注一掷。之后,夏新投入巨资建了一条集注塑、插件、贴片、测试的手机生产线,经过半年时间的工业化,该款手机正式上市。一个月后开始供不应求,这就是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夏新 A8(资料)——一款会跳舞的手机。夏新的冒险成就了夏新 A8神话。

  虽然后来夏新 A8又推出了诸如A8+、A80、A6等10多款改进型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产品或多或少都带有A8的影子。凭借A8,给夏新带来了总数超过10亿的回报,于是楼也重修了,生产线也更替新的了,名字最后也换了。这时的夏新是成功的,因为它的眼光是成功的,思路是成功的。而同一城市的邻居——厦华手机沦落到卖给联想(联想通过收购夏华获得牌照),不同的命运根源就是眼光的高低区别。

  可惜,好景不长。2004年,国产手机由于缺乏技术在国外品牌手机降价以及拍照等技术被垄断等因素的影响而败走麦城。夏新也不例外,A8的卖点优势在两年的时间内已经消失殆尽。A8当年靠的是走在时尚前面的新技术卖点而取得成功,但是在强调滑盖、拍照等新兴功能下的夏新和弦和七彩背光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了。而之后的智能手机流行高端市场,更让国产手机雪上加霜。

  面对技术被少数厂商垄断的洋品牌的进攻,国产手机的技术短板显露无疑,2005年以索尼爱立信为代表的Walkman音乐专业手机大行其道,夏新也连续发布了大量的时尚音乐手机,挽回了一定的市场。

  到了2006年,不堪低端手机市场竞争的夏新开始进入智能手机市场,除了在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进行尝试之外,还推出了所谓的“双核”手机概念,其NEWPLUS操作系统号称是当时最强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双核设计,功能强大,兼容性强,还请了当时人气最旺的超女冠军李宇春代言,E601、E603、E65多款产品光芒四射。这番宣传攻势初期迷惑了不少的用户,连媒体也被忽悠了,将其视为“中国的WINDOWS MOBILE”,对其寄予了厚望。但其后不久,一项项事实将NEWPLUS拉下了神坛,无法外扩加装第三方软件、多媒体性能弱、文本文件有容量限制、播放高速率多媒体文件死机。而所谓的首创双该概念到最后也被揭露是一项早已成熟并广泛采用的芯片架构组织,并非夏新首创,NEWPLUS宣告失败。

  反倒是E850这款低端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为夏新带来了不少的眼球。在当时而言,这是价格最低的一款行货WINDOWS MOBILE 系统的智能手机,性价比超高。
  
  2007年、2008年,夏新市场逐渐下降,目前已经很难看到夏新的新品了。


接下来是TCL

  TCL即The Creative Life 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

  TCL移动主要是万明坚的时代,通过“钻石手机”,而通过镶嵌宝石加上美女代言,因此TCL从2001年起迅速崛起。但是主攻时尚市场的TCL,同样缺乏自己的技术,在2003年之后就开始遇到市场的寒流,而传闻当年TCL的危机是从保修开始的,由于本身品质的问题导致整个渠道和售后陷于危机。这点恐怕用过当年TCL宝石手机的朋友都有体会。

  在此背景下,TCL做出了一个走出去的决定。

  最后从结果来看,和TCL收购汤姆逊一样,这场中法又一次联姻基本失败。2004年10月9日,作为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签署的20项经济合作协议中的一项,TCL和阿尔卡特签订了成立手机合资公司的正式合同。

  新成立的T&A公司却因为海外消耗急剧增加和国内市场雪崩而进入空前绝境。随后TCL从2005、2006年爆出连续20亿以上的年亏损(当然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机”,实际年报公布的亏损额要少得多),其中手机业务“贡献”颇大。

  2005年年底,万明坚离开TCL,TCL手机业务的辉煌到此结束。当然目前通过海外整合削减了渠道支出,目前阿尔卡特主要定位到运营商定制方面,通过海外市场获得了不少的利润,因此在时机成熟TCL能否卷土重来还是有期待的。

  离开TCL后的万明坚与长虹一道组建了“国虹通讯”,随后依靠长虹的品牌,依托林志玲代言,长虹手机开始向各种渠道延伸,尤其是在电视购物,传闻长虹单款手机就达到百万部的销量。


康佳

  康佳是99年进入市场,康佳手机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05年的时候,康佳手机业务完成销售收入16.95亿元,比2004年下降52.70%,手机业务亏损1.94亿元。目前康佳基本处于亏损和盈利的边缘,由于康佳近年收缩战线,无论是产品发布还是渠道方面,因此值得谈的不多。

  

金立

  金立是一家历史比较久的企业,由于没有牌照,早年在灰色地带运作。2004年之后开始露出水面,2005年开始用刘德华代言。作为被认为“山寨”的厂商,金立的技术实力还是强大,拥有自己的手机方案公司,当然为了利润最大化,也采用其他公司的方案和为为其他集成厂商提供主板方案。

联想

  联想手机业务从代工开始,依托自己在PC板卡研发领域的管理经验和品牌,联想在手机市场也经历大起大落。目前联想手机业务已经从联想上市公司剥离,未来去向成迷。


  

天语

  天语手机是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手机品牌,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

  天语是一家手机渠道商,在认识到手机行业的暴利后(即便是在国产手机崩盘的2005年,当时一款售价1500元的国产手机,通常成本在500-600元),获得丰厚利润的天语开始向上游进军,其中手机牌照制度的废除和MTK出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008年,天宇朗通以2400万台的销量和超过6%的市场份额,仅次于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成为国内第四大手机品牌。而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天宇朗通引入销售的非天语手机和为列入统计的天语手机的数量还远远高于上面的数字。

  天语是一家只有1500人的中型民间资本的企业。虽然在北京,但是没有任何深厚的官方背景。而技术方面其核心芯片平台依托于国内厂商通用的台湾MTK,品牌形象也是最近半年才开始集中广告推出。

  那么为什么天语没有一家自己的工厂,也没有一个自己的销售人员,单独考运营渠道就取得成功了?

  天语(天宇朗通)老板荣秀丽,通过早年经营的百利丰(该公司是三星手机最大的全国总代理,相信大家都可以明白三星的渠道利润之高,市场运作之好)积累了第一桶金,到了2002年,荣秀丽卖逐步退出而创立“天宇朗通”,从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起家创业。

  为什么天语能够成功?荣秀丽讲“我们卖一台手机挣三四百块钱,三星的最少也能挣两百块,特别容易。”

  荣秀丽感到当时的手机价值链的利润分配极不合理,全行业的平均毛利率高达40-50%。厂商拿走了最大头的20-30%,代理商拿走了10-15%,而终端渠道只有区区5%左右。

  为了保证高毛利,厂商采取“人海战术”,雇佣了大量的促销员下到每个终端,波导、TCL等都是上万人。同时,还对渠道实施“全程价保”,就是在厂家调整价格时,渠道的全部库存产品,只要没有卖到消费者手中的,都给予调价补偿。但是,这样做就把主要风险都压在了厂商这一头。

  至于终端渠道商,他们最清楚市场上什么好卖什么滞销,最了解当地消费者,但在传统体系里,他们的角色仅仅是占个好地盘弄个大门面,这哪有什么门槛?所以,他们得到的利润是产业链条上最小的一块。“渠道商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难道一个促销员会比一个店主更厉害吗?”荣秀丽自问。

  相反,最舒服安全的是各级代理商。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为了做三星的代理商会打得晕头转向,利益决定的。”荣秀丽自己是三星的代理,明白这个道理。

  认识到这个渠道的问题后,她把手头三星手机全部转让。接盘的对象是三星的另一家代理商广州鹰泰。面对很苛刻的条件:每台必须降500块才肯接货。“我咬牙答应了。结果15分钟内,我们亏了2000万”。

  果然被荣秀丽预测到,5年后,风水轮流转。因为渠道竞争激烈,利润日趋稀薄。广州鹰泰宣布退出手机代理,转投矿业,成败未卜。
  
  天语没手机牌照,只能做贴牌手机,直到2006年4月拿到牌照前一直租用别人的牌子,这也是天语发展低调的缘故。

  由于有着丰富的渠道经验,因此荣秀丽在手机销售方面几乎没有遇到困难,但是手机的研发就非常难了。到了2005年初,由于自己开发的产品不稳定,荣秀丽光回收的坏手机就高达5万多台。

  20006年,台湾MTK联发科已经在中国大陆经营两年。不仅除了山寨机,南方几乎所有的国产品牌手机厂商都采用了它的Turn-key芯片解决方案(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在内的“交钥匙”工程),

  荣秀丽认识到加入MTK阵营的优势,因此2006年初,联发科无线通讯事业部总经理徐至强来到北京,跟德信无线谈合作。荣秀丽邀请他来顺便考察了一下天宇朗通,两人还约了个饭局。饭后,“这个客户一定要发展,你们好好支持荣总,所有条件都不用说了。”饭后,徐至强告诉他的团队。

  和荣秀丽一样,徐至强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一直想找到一家企业,合作做出真正一流的手机,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购买联发科的方案。

  2006年4月,荣秀丽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手机牌照。当年7月,MTK方案的天语手机就卖到了30万台,到年底,月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台。至此天宇朗通和联发科正式签署了深度合作的协议。从此,天宇朗通的所有研发人员都必须通过联发科的考试,而联发科的研发组开始每天出现在北京的腾达大厦。他们为天宇朗通面试干部、培训研发人员,还将天宇朗通的研发团队分成软件测试、流程,生产,音频、照相等项目。
  
  天语在渠道能够迅速成功的关键是“买断经营”的销售模式,由于风险被压到渠道和终端销售商,因此它们的利润相当的高。这就是为什么在“山寨机”盛行的2006年起,那么多的大大小小的渠道和终端都愿意卖天语手机的缘故。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9/article/11136.html

本文为中国手机在线独家采写,欢迎分享到微博、社交网络。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