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国产手机特别是国有企业和电信背景企业走到今天,特别当上市公司报表中透露出的信息更是触目惊心。
首先是夏新电子重大亏损历史问题被揭露。2008年2月29日,目前在手机市场排名考前的国企夏新电子(600057.SH)发布公告《关于中国证监会厦门监管局2007年巡检发现问题的整改报告》,从2007年8月23日至9月14日,中国证监会厦门监管局调查夏新电子时发现了“销售收入确认”、“年末销售异常”、“销售回购”和“大额商业承兑汇票归类不当”四大问题,并向夏新电子发出整改通知书。问题一:夏新电子施行全程保价销售方式,实际承担了商品贬值的风险,未满足确认收入所要求的“商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条件。计提的调价补差准备金额难以准确计量。对全程保价销售方式,公司更没有在年报附注中予以披露。问题二:夏新电子2006年底销售数量较大,某些型号产品集中在12月份销售。问题三:从抽查公司与主要经销商的2007年往来明细账发现,分公司陆续回购积压产品,账务处理集中于2007年6月底进行,但公司未能提供回购产品对应的确切销售时间。问题四:夏新电子2006年末商业承兑汇票余额2.3316亿元,但在2006年财报附注中的商业承兑汇票归类不当。夏新电子回应“全程保价销售方式为国内手机厂家普遍采用的销售政策,而年底销售数量较大是因为手机季节性销售特性明显,至于子公司回购积压产品,是因为公司实行独家代理制下的一种调货行为”。
2005年夏新电子亏损6.58亿元,而2006年夏新电子实现净利润2421.26万元,2007年上半年报又亏损3.52亿元,预计2007年年报将出现更严重的亏损。另外根据中国A股的相关法规,连续3年亏损将被停止上市,夏新电子2006年利润存疑就理所当然了。
夏新巨亏问题正式披露的同时,来自中国最大的手机厂商,和政府关系密切的民营企业的波导股份(600130.SH)在3月初公告拟以协议总价158,983,758元人民币将所持有的联营公司——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有限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法国萨基姆移动公司(Sagem Mobile)。
波导萨基姆电子系法国萨基姆股份有限公司与波导股份共同在浙江省奉化市投资成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萨基姆和波导股份各占50%。波导股份认为,由于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经营环境不断恶化,经营业绩持续下滑。通过出售标的公司股权后,公司可以适度缩减手机业务的经营规模,获得的股权转让款主要用于清偿对标的公司的关联欠款。“此次股权转让完成以后,预计公司将会减少来自萨基姆公司的海外订单,从而减少手机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销售收入;但公司仍保留了随州波导电子有限公司作为移动电话的生产基地,并拥有完整独立的移动电话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
显然波导已经准备将手机业务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并且注入其他非IT项目资产。
之前,联想上市公司公告将手机业务出售给四只有一定关联的基金。
为什么国产手机,尤其是“做大”的国产手机厂商,在得到政府和电信各种力量支持下,最终却落到如此呢?我们认为是五宗罪造成的。
第一宗罪 广告轰炸,低价抢到市场,最终以低质失去市场
2001年开始,随着手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每年30%的增长速度,让国产手机厂商迷失了自我,在急功近利的市场操作思维下,利用广大二三线地区新用户对手机的无知,广告轰炸和渠道激励,使得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甚至完全贴牌的形式冲向市场。不注重技术,不注重质量,国产手机最终以糟糕的口碑失去了市场。
第二宗罪 多媒体手机时代短视 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随着2003年,和铉铃声和拍照功能在手机中普及,国产手机由于进口部件高昂的成本,一些短视的厂商采取了放弃高端,抢完最后晚餐的心理,仍然拼命在低端市场以简单化功能的手机靠广告轰炸赚取最后的利润。而虚假的广告宣传,又使得本来有新进入拍照、智能手机领域的国内厂商举步维艰。但是低端市场的晚餐并不是那样好吃,最终当国产手机厂家产能的扩大到市场无法接受的地步,价格战惨烈的打起,没有技术含量的抄袭、贴牌,同质化严重的国产手机厂商全线亏损在所难免。
第三宗罪 在“黑手机”获得拍照漂白同时,国有企业国产手机“入黑”,黑白难分
深圳中小民营企业(“黑手机”厂商)的崛起有着必然性,虽然是小作坊“山寨机”,但是由于直接面向用户,加之深圳配套的完善,使得成本可以迅速降低。但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国产手机成本因为种种体制原因,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在800元以下市场,这些手机更将国产手机的位置挤压到无法生存。其间一些原来在国有企业国产手机厂商任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入黑”或者“黑白不分”,使得企业经营更加混乱。
第四宗罪 剑走偏锋,电视购物、电话营销,欺诈用户无所不用其极
“电视购物”是中国体制特色的毒瘤,虽然明眼人都知道,那些隆胸增高的药全都是假的,那些电视购物有用的产品大多是成本的几十倍,是传统销售渠道价格的几倍到几十倍,但是却能长期霸占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的重要广告时段,不能不说是中国特色。深层原因还是在于体制上,某些电视媒体在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下,纵容了这些节目的播出,而这些媒体本身缺乏独立监管,加之司法援助缺失导致上当受骗民众无法得到赔偿,最终的结果就是电视广告成为忽悠人的最佳手段。
在社会压力下,广电系统停止了骗人的医疗保健广告,于是经过发掘,手机有登上萤幕。这些所谓的可以“自动读手机短信”、“自动遥控”、“有光就有电”、“待机两个月”,感觉全球最顶尖的技术都可以集中在这个手机一样的。通过在数据上(比如拍照像素)和功能上的欺骗,这些广告赚取部分对手机不是很了解的消费者“黑心钱”的手段。或许中国人实在太多,这一年也能卖出去个两千万只手机。但是这样的欺骗,又何尝不是今天自食其果的根源呢?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杀式”欺骗用户赚取黑心钱,道理也很简单,同样是体制问题。在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或者是与政府关系密切想捞一票就走的“民间”资本,“崽卖爷田不心疼”,敛财完成走人的思想指导下,自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第四宗罪 在某些人庇护下 低质量手机无售后或者打整消费者造成品牌形象毁灭
从神奇的手机《三包》制定过程中,某些电信利益集团的代表人以发展“国产手机厂商”的阻扰,到最终出台的八不象的三包。体制上的弊端注定了,这些被“保护”的厂商不“鱼肉”消费者都不好意思了。
劳工利益保护的欠缺导致社会财富的增长不能体现到社会底层,对于很多收入不高的消费者来说,1000多的手机,不能不想要一个质量放心的产品。但是出于对这些企业的信任,出于对信息产业部颁发牌照的信任,出于对产品检测的信任,购买了这些国有国产手机企业的产品,却发现买来的是垃圾,这叫人如何感想呢?
一些第三方统计表面,在中国销售的手机质量问题远远高于国外,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这些问题几乎包括了全部的中国国产手机厂商,造成这样低质量手机的出货原因是很多的,但是某些人的放任思维是难辞其咎的。
在某些人干预下的“手机三包”保护下,消费者面对出现问题的手机经常面临维修被拒绝被敲诈被糊弄,而投诉却缺乏法律法规上的支持。但是消费者不是好惹的,一肚子怨恨的消费者只能以口相传,想这些不良厂商和幕后黑手的“丰功伟绩”传唱。国产手机江河日下,从某些人的保护开始就早已注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正是体制上的种种弊端造成了目前国产手机几乎全面崩溃的局面。虽然这些所谓的国产手机倒下了,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国家蛀虫的死亡,但是这些蛀虫造成的恶果却不能不让人痛心。
欣慰的是,目前在整机方面,民间资本的崛起正在改写历史,而部件方便,全球手机制造行业越来越多的部件厂商转移到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相信未来,在现有体制变革之后,真正市场化竞争后的英雄会崛起,中国同样会迎来自己的Nokia、MOTO,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8/article/1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