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指垄断利益集团祸国殃民
2006-10-11 23:51 出处:中国手机在线原创
《瞭望》周刊近日发表题为《警惕部门利益膨胀》就“近年来中央政府机构中的部门利益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提出“利益集团施加影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金融(四大银行、一大保险)、能源(电力、石油)、邮电(邮政、电信)、运输(铁路、民航)、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国有垄断企业,长期依托行政垄断,拥有强大的博弈能力。为维护龙头地位、持续获得垄断利润,有些垄断企业在政界、学界、传媒界网罗代言人,影响甚至操纵话语权,为其垄断地位辩护,极力排斥行业竞争与民营经济介入,抵制《反垄断法》等于己不利的法律政策出台,或以本行业的特殊情况(如自然垄断、国家安全、为政府赚钱等)为由要求从相关法律政策中得到豁免,维持垄断。”
利益集团的左右导致政治腐败,危及国家利益,动摇执政党人民信任。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前苏联非常突出。学者普遍认为,正是苏联某些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形成利益集团“新阶级”,在政治、经济多方面影响政府决策,导致了经济崩溃、政局动荡、国家分裂,而利益集团长期忽视民众利益导致执政党丧失民心,最终苏联解体、苏共丧失执政地位。
降低行政效率,助长行政腐败
长期以来,“在具体行政过程中,凡是能巩固、谋取部门利益的,则积极作为;凡是与部门利益相抵触、难以谋取部门利益的,则消极不作为””
这使得一些能维护、增进国家利益的重大决策(如《反垄断法》、燃油税、内外企统一税率、数字电视标准等)迟迟未形成共识而难以出台,而一些对国家利益有消极影响的重大决策(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行业垄断、外企“超国民待遇”以及很大一部分出口退税等)迟迟难以取消或调整。
行政执法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管理,这也是矿难频发的重要原因。
部门利益膨胀不仅降低行政效率,而且助长行政腐败。部门职权与资源配置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审批(特许与垄断经营权等)。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审批必然引起“寻租”盛行,导致行政腐败。
部门利益必然使之忽略宏观趋势把握,重视具体项目审批;借宏观调控之名,强化行政审批。不仅造成宏观调控手段的错位(以行政手段代替经济手段),而且引发与其他中央政府部门职责冲突,并和相关地区、行业利益紧密连在一起,成为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焦点。
增加经济运行成本
部门利益膨胀使得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部门利益膨胀使得行政收费难以清理取消,损害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借权谋利正使公权部门向自利性组织演变。“能源、电信、铁路等行业,借助垄断,维持垄断高价,获得垄断利润,造成财富分配扭曲和资源配置恶化,“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与行业垄断存在紧密关联”。
损害国家利益
增大国家经济风险。长期以来,先部门利益后国家利益,重部门利益轻国家利益,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甚至为部门利益而不惜牺牲、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大国家的经济风险。
“金融(四大银行、一大保险)、能源(电力、石油)、邮电(邮政、电信)、运输(铁路、民航)、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国有垄断企业,长期依托行政垄断,拥有强大的博弈能力。为维护龙头地位、持续获得垄断利润,有些垄断企业在政界、学界、传媒界网罗代言人,影响甚至操纵话语权,为其垄断地位辩护,极力排斥行业竞争与民营经济介入,抵制《反垄断法》等于己不利的法律政策出台,或以本行业的特殊情况(如自然垄断、国家安全、为政府赚钱等)为由要求从相关法律政策中得到豁免,维持垄断。”
利益集团的左右导致政治腐败,危及国家利益,动摇执政党人民信任。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前苏联非常突出。学者普遍认为,正是苏联某些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形成利益集团“新阶级”,在政治、经济多方面影响政府决策,导致了经济崩溃、政局动荡、国家分裂,而利益集团长期忽视民众利益导致执政党丧失民心,最终苏联解体、苏共丧失执政地位。
降低行政效率,助长行政腐败
长期以来,“在具体行政过程中,凡是能巩固、谋取部门利益的,则积极作为;凡是与部门利益相抵触、难以谋取部门利益的,则消极不作为””
这使得一些能维护、增进国家利益的重大决策(如《反垄断法》、燃油税、内外企统一税率、数字电视标准等)迟迟未形成共识而难以出台,而一些对国家利益有消极影响的重大决策(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行业垄断、外企“超国民待遇”以及很大一部分出口退税等)迟迟难以取消或调整。
行政执法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管理,这也是矿难频发的重要原因。
部门利益膨胀不仅降低行政效率,而且助长行政腐败。部门职权与资源配置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审批(特许与垄断经营权等)。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审批必然引起“寻租”盛行,导致行政腐败。
部门利益必然使之忽略宏观趋势把握,重视具体项目审批;借宏观调控之名,强化行政审批。不仅造成宏观调控手段的错位(以行政手段代替经济手段),而且引发与其他中央政府部门职责冲突,并和相关地区、行业利益紧密连在一起,成为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焦点。
增加经济运行成本
部门利益膨胀使得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部门利益膨胀使得行政收费难以清理取消,损害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借权谋利正使公权部门向自利性组织演变。“能源、电信、铁路等行业,借助垄断,维持垄断高价,获得垄断利润,造成财富分配扭曲和资源配置恶化,“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与行业垄断存在紧密关联”。
损害国家利益
增大国家经济风险。长期以来,先部门利益后国家利益,重部门利益轻国家利益,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甚至为部门利益而不惜牺牲、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大国家的经济风险。
由于行政力量保护,垄断企业内部治理普遍存在严重缺陷,隐含着重大经济风险。贪污腐败现象非常普遍,“中航油”、“中棉储”以及国有银行大案要案不断等,就是集中体现。
动摇执政党人民信任
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如果不代表人民利益,而是代表集团或个人利益,损害大众利益,必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损害党与政府在人民中的形象。
一些部门决策往往反映的是强势集团的利益,社会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利益被严重忽视。因为部门利益,政府袒护地产开发商,被拆迁户利益得不到保障。“抗法”与“上访”不断;火车票每年到点调价,而且总在普遍反对声中“听证成功”,引发大众不满;工商、质检等肆意收费,导致创业艰、就业难等。部门利益使一些改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偏离社会公正方向,威胁社会稳定与和谐。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6/article/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