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C168评测:极限低价彩屏拍照手机
2006-01-11 06:15 出处:综合消息
还记得就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摩托罗拉的高层面向全球手机市场宣布了将全力投入低端机型生产销售的消息,会大力推广价值在40美元,大约320元人民币的低端手机,可是诺言总是说易行难,直到一年多后的今天,摩托罗拉所推出的新机型寥寥可数,更不要说的全力投入低端市场了,聊以慰藉的也只有摩托罗拉 C115(资料)和摩托罗拉 C117(资料)也并没有能凭借价格的优势也受到市场的多少好评。
但作为曾经的世界手机市场领头羊,摩托罗拉还是在缓慢地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在已经公布的多款新型号机型中,低端机型的数量也着实不少,但无论如何,好像去年横空出世的V3一样单骑救主的摩托罗拉机型已经不复存在,摩托罗拉的世界排名在本年度完结之后,相信也会倒退。作为摩托罗拉低价低端战略的又一款机型,全新低端机型C168的推出可谓波澜不惊,但作为摩托罗拉面向超低端市场推出的首款彩屏机型,C168还是值得关注的。
彩屏与FM收音是定位低端的摩托罗拉 C168(资料)最大的优势所在,但定价是否合理才是其能否获得市场认同的关键
就如摩托罗拉其他定位低端的机型一样,C168也采用了最节省成本的直板设计,机身的14mm厚度相信灵感也来源于红极一时的V3,在机身厚度上,C168确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除了机身边框所采用的银色部分,摩托罗拉 C168整机都采用了黑色作为机身主色,由于市场定位以及售价所限,C168所配置的屏幕也只是128×128的65536色CSTN屏幕,显示效果当然不能和其他主流机型相提并论,但同比低端前辈C155和C157的单色屏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诚然,摩托罗拉也并没有因为C168是一款低端手机就忽略了其设计做工,整体划一的设计就给人十分坚固的印象,在键盘和扬声器的设计上也显得更加细腻,和前辈C155,C157的粗糙做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操作方式上的改变也令C168更贴近日常的使用习惯,众所周知,摩托罗拉手机GSM手机一直都是采用了左键取消,右键确认的设置,这也是摩托罗拉有别于其他所有品牌的最有个性化的设计,而在C168上则采用了通用的左键确认,右键取消的设计,对于摩托罗拉的一贯用户就要适应一下了。C168所使用的导航键也只是在开启菜单中才能使用,而不能作为确认键使用,所有的确认操作都要通过左键进行。
在已经上市的C系列机型中,C168率先引入了彩屏配置,但鉴于市场定位和成本的考虑,C168只是配置了65536色的CSTN屏幕,分辨率也维持在目前最低端的128×128像素,从实际的显示效果出发衡量,摩托罗拉的大将风范在低端机型上也是好不逊色,虽然可视范围由于物理条件的限制相对较小,但对于CSTN技术而言,C168已经发挥到不俗的境界,颜色虽然说不上是绚丽夺目,但也足够显示基本的色彩效果,九宫格式的菜单模式和摩托罗拉V系列机型的设置相当相似。
位于机身背面下方的扬声器是比较奇特的设计,由于C168的铃声穿透力并不是很强,如果将扬声器部分掩盖,就会将音量降低很多,同时C168的震动也并不强烈,这就对用户在接听来电提示时产生影响。但从音质效果出发,C168也比前辈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不支持MP3作为铃声是情理之中,音色的还原能力可圈可点,层次分明,对爆音的空间也相当到位,即使在最大音量下也基本不会出现。低端定位的C168只是对Midi格式进行支持,由于缺乏有效的连接扩展手段,C168上出现了久违的自编铃声功能,短信息声音不能共享铃声库内容,只有使用机身内置的五首乐曲。
摩托罗拉一直使用的iTAP输入法在拼音界面中和T9输入法并没有多少差异,只是在笔画输入法上比T9设计更加优秀,C168也沿用了iTAP输入法,有效保证了文本的输入速度。在默认状态下,C168会将所收到的短信息直接存储到SIM卡上,直到SIM卡容量耗尽,才会自动转换到手机上的250条短信空间存储。由于缺乏摄像头功能,C168的彩信功能实用性不免下降,编辑界面十分简单,按照菜单指示就能插入多媒体文件,C168支持的彩信最大编辑容量为100K,彩信的存储容量与机身内存共享。
摩托罗拉 C168采用了类名片式的电话本设计,同一名下能记录多项内容,但每一个记录都要占据机身600个条码中的一个。机身内置了15个未定义的电话号码分组,但名称并不能被更改。C168尽量减少了电话本中的功能,是好是坏就要用户自己亲身体验了。
单纯追求电话基本功能的C168缩减了所有的对外传输手段,不要说蓝牙,就是基本的红外线甚至数据线连接都是一概欠奉,所幸的是,C168还支持基本的GPRS上网功能,内置的WAP 2.0版本浏览器能阅览更广泛的WAP网站内容,上网的连接速度也不俗。实用功能方面,C168内置了闹钟、计算机、日行程、聊天,电筒照明功能。每一项功能均十分的实用。
但作为曾经的世界手机市场领头羊,摩托罗拉还是在缓慢地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在已经公布的多款新型号机型中,低端机型的数量也着实不少,但无论如何,好像去年横空出世的V3一样单骑救主的摩托罗拉机型已经不复存在,摩托罗拉的世界排名在本年度完结之后,相信也会倒退。作为摩托罗拉低价低端战略的又一款机型,全新低端机型C168的推出可谓波澜不惊,但作为摩托罗拉面向超低端市场推出的首款彩屏机型,C168还是值得关注的。
彩屏与FM收音是定位低端的摩托罗拉 C168(资料)最大的优势所在,但定价是否合理才是其能否获得市场认同的关键
就如摩托罗拉其他定位低端的机型一样,C168也采用了最节省成本的直板设计,机身的14mm厚度相信灵感也来源于红极一时的V3,在机身厚度上,C168确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除了机身边框所采用的银色部分,摩托罗拉 C168整机都采用了黑色作为机身主色,由于市场定位以及售价所限,C168所配置的屏幕也只是128×128的65536色CSTN屏幕,显示效果当然不能和其他主流机型相提并论,但同比低端前辈C155和C157的单色屏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诚然,摩托罗拉也并没有因为C168是一款低端手机就忽略了其设计做工,整体划一的设计就给人十分坚固的印象,在键盘和扬声器的设计上也显得更加细腻,和前辈C155,C157的粗糙做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操作方式上的改变也令C168更贴近日常的使用习惯,众所周知,摩托罗拉手机GSM手机一直都是采用了左键取消,右键确认的设置,这也是摩托罗拉有别于其他所有品牌的最有个性化的设计,而在C168上则采用了通用的左键确认,右键取消的设计,对于摩托罗拉的一贯用户就要适应一下了。C168所使用的导航键也只是在开启菜单中才能使用,而不能作为确认键使用,所有的确认操作都要通过左键进行。
在已经上市的C系列机型中,C168率先引入了彩屏配置,但鉴于市场定位和成本的考虑,C168只是配置了65536色的CSTN屏幕,分辨率也维持在目前最低端的128×128像素,从实际的显示效果出发衡量,摩托罗拉的大将风范在低端机型上也是好不逊色,虽然可视范围由于物理条件的限制相对较小,但对于CSTN技术而言,C168已经发挥到不俗的境界,颜色虽然说不上是绚丽夺目,但也足够显示基本的色彩效果,九宫格式的菜单模式和摩托罗拉V系列机型的设置相当相似。
位于机身背面下方的扬声器是比较奇特的设计,由于C168的铃声穿透力并不是很强,如果将扬声器部分掩盖,就会将音量降低很多,同时C168的震动也并不强烈,这就对用户在接听来电提示时产生影响。但从音质效果出发,C168也比前辈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不支持MP3作为铃声是情理之中,音色的还原能力可圈可点,层次分明,对爆音的空间也相当到位,即使在最大音量下也基本不会出现。低端定位的C168只是对Midi格式进行支持,由于缺乏有效的连接扩展手段,C168上出现了久违的自编铃声功能,短信息声音不能共享铃声库内容,只有使用机身内置的五首乐曲。
摩托罗拉一直使用的iTAP输入法在拼音界面中和T9输入法并没有多少差异,只是在笔画输入法上比T9设计更加优秀,C168也沿用了iTAP输入法,有效保证了文本的输入速度。在默认状态下,C168会将所收到的短信息直接存储到SIM卡上,直到SIM卡容量耗尽,才会自动转换到手机上的250条短信空间存储。由于缺乏摄像头功能,C168的彩信功能实用性不免下降,编辑界面十分简单,按照菜单指示就能插入多媒体文件,C168支持的彩信最大编辑容量为100K,彩信的存储容量与机身内存共享。
摩托罗拉 C168采用了类名片式的电话本设计,同一名下能记录多项内容,但每一个记录都要占据机身600个条码中的一个。机身内置了15个未定义的电话号码分组,但名称并不能被更改。C168尽量减少了电话本中的功能,是好是坏就要用户自己亲身体验了。
单纯追求电话基本功能的C168缩减了所有的对外传输手段,不要说蓝牙,就是基本的红外线甚至数据线连接都是一概欠奉,所幸的是,C168还支持基本的GPRS上网功能,内置的WAP 2.0版本浏览器能阅览更广泛的WAP网站内容,上网的连接速度也不俗。实用功能方面,C168内置了闹钟、计算机、日行程、聊天,电筒照明功能。每一项功能均十分的实用。
C168内置了三款简单的游戏,包括球球连线,飞行练习以及噗噗车,由于C168的屏幕效果一般,游戏感觉也未免较差。作为一款低端手机,C168上出现的FM收音功能有效提供了手机的娱乐性,但由于评测小组所收到的C168并没有配置对应的耳机,暂时并未能测试其FM收音功能。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大量的接近淘汰技术就会流到低端机型上使用,C168继承了摩托罗拉扎实的做工同时,首次在超低价机型中出现的彩屏已经是其卖点所在,仅仅14mm的厚度也切合了摩托罗拉追求超薄手机的潮流,C168目前的价格仅仅800多元(2006.1),以这个价格,非常具有竞争力。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6/article/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