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N3评测:Andy刘代言的时尚超薄手机
2006-01-09 06:50 出处:综合消息
社会中有一群中高端的消费者被称为“白领”,是市场中最活跃同时又较具有品位的一群。由于拥有不俗的消费能力,各行业的商品都为争夺这部分市场而努力。在手机业界,市场细分的情况更加明显,各个厂商都为争夺具有目标性的消费群体而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手机产品,金立作为国产品牌中较为具有势力的一员,也敏感地洞察到市场的需要,推出了号称专为白领人群定制的手机--金立 N3(资料),希望凭借明确的市场定位,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而采用巨星刘德华对手机进行代言,也是金立的一大品牌优势。
金立 N3最大的卖点来自其汇集了“贵、雅、博”三字精髓的外观造型,针对了白领人士对手机质感的需求,金立 N3的外观造型以简约低调沉稳为主,简单的机身线条毫不做作,而圆滑的边角过度也体现了设计上的仔细。深黑色的机身底色上采用铝拉丝工艺的面版显得高贵时尚,而在实际作用上也体现了相当强的耐磨损性,是整机设计中值得称赞的部分。
至于与银色面版形成强烈对比的黑色机身则采用了光滑的拷漆材质,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光亮度,但是这种材质的机身外壳极容易导致指印和油迹的问题,成为了金立 N3使用中的一个不小的瑕疵。
翻盖一刻的质感往往是决定一款折叠手机整体印象的关键,金立N3在翻盖的做工方面则做得相当不错。转轴紧密的构造使得翻盖的流程在力度和顺滑程度上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而在翻折后的角度方面也是恰倒好处。比较特别的是金立N3采用了类似摩托罗拉 V3(资料)引导的半截翻盖设计,有效地减少了翻盖的行程,增强了手机的方便性。
完全翻折开后的金立N3又是一副黑色绅士的风范。黑色为主色调的按键和屏幕边框很好地将屏幕主体烘托了出来,而上翻盖“TFT COLOR LCD”的字样则提醒着用户金立N3在显示质量方面的保证。
平整的按键设计又是金立N3的一大特色,据说采用了P+R工艺(具体为何种技术,还未得到厂家进一步说明)。在实际使用上来体验键盘部分的操作还是拥有非常不错的手感的,按键的行程适中,触感清晰,配合较为宽大的按键本身,用户使用上还是能够得心应手的。
金立N3的机背则无需花费太多笔墨描述,但是机顶端的被称为“导光盖”的部件则比较新奇。据说采用的是采用的是喷油镭雕的工艺,在保持了和机身黑色一致的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透光性,这样的特性就为了金立N3的多彩信号灯提供了最好的展示位置,在待机和来电等情况下,多彩信号灯就能够展示不同的色彩组合,吸引目光之余同时也能够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
要博得“白领”的芳心,光有讨好的外观造型显然是不够的,毕竟“白领”们也是极为注重内涵的。金立N3在功能配置上面还是以齐备完善为主,务求令到用户在使用中能够面面俱到,所以诸如MP3、拍照、网络视频、上网、彩信、游戏等功能都可以在金立N3中找到。
在显示的配备方面,金立N3的主屏幕采用的是26万色的TFT显示屏幕,分辨率为比较常见的176X220像素,而外显示屏幕则为3色OLED材质,分辨率为96X62像素。外屏幕能够显示日期、时间和来电信息等资讯,而OLED材质虽然在色彩方面不够多样化,但是对于信息的显示还是非常清晰的,同时在强光下显示效果依然能够保持。而主屏幕的效果则是不过不失,较高分辨率的帮助下使得图片文字的显示都相当细腻,但是在鲜艳程度上则还不能充分体现TFT屏幕的威力。
通过导航键的采用,用户可以快速进入手机的功能菜单中,金立N3在菜单的设计上也颇为标新立异,环绕式的菜单单项布局配合5维导航按键的使用,用户选择和选定具体菜单项都相当方便。具体手机功能当中,金立N3也不乏看点。时下流行的功能都基本配备,在比较常用的MP3功能上,金立N3支持64和弦的铃声效果,同时还采用双端输入的双扬声器设置,所以在音量和音效方面的表现都值得称赞。而在对音效的设置方面,金立N3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从实际使用的效果来感受,金立N3的音色更加趋向于电子感,缺乏清脆透彻的感受。
除了MP3功能外,百万像素的拍摄能力也是金立N3的主要卖点。设置在机身背部的摄像头连同自拍镜组成了其主要的拍摄部件。得宜于显示效果不俗的屏幕,金立N3在取景拍摄时都相当流畅清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立N3增加了将摄像头部件当成电脑摄像头来使用的功能,只要通过数据线和电脑进行连接,金立N3摇身一变即可成为你网络即时聊天时的得力助手,这个功能的加入非常具有实用性,是金立N3颇为领先的看点。
同样令人满意的还有金立N3配备的55M动态机身内存,由于没有对存储项目的限制,所以存储空间的利用可以由用户完全决定,自然大有移动U盘的味道。
外观以质感和沉稳为设计思路,功能以齐备和实用为配备标准,使得金立N3内外都能够有足够的理由讨好消费者,而厂家希望的针对“白领”消费者的愿望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毕竟来自巨星刘德华的代言还是能够增加不少品牌附加价值的。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6/article/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