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N70实际拍照样张评说
2005-10-14 01:55 出处:综合消息
诺基亚 N70(资料)是最新上市的一款200万像素智能手机,也是诺基亚N系列中最为轻巧的一款3G手机。尽管在内置的200万像素镜头上没有N90那般专业和豪华,但方便拍摄的滑盖设计以及高亮度闪光灯还是为我们展现了诺基亚在高像素拍照手机上不凡实力。与以往我们见到的测试版本或是官方发布的拍照样张不同,这次我们为打击奉献的是N70最终零售版的终极样张,通过这些照片的实际效果或许你能够对这款即将在国内上市的手机有更多自己的主观认识。
为了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拍摄体验,在该机的设计上诺基亚延续了6681的的滑盖和拍摄设计风格,让照片拍摄变得简单而快捷。只要滑动手机后置相机的滑盖,200万像素的相机就会显露出来并自动激活,可随时拍摄图片或视频。同时在拍摄功能功能和模式设置上,诺基亚 N70还支持多种拍摄场景设置,通过选择风景、肖像、夜景或运动场面等不同场景模式从而获得最佳的图片质量。此外,在手机侧边专属的快门键还使用户可以像使用传统相机那样拍摄图片,图片的拍摄因此更具稳定性,也更加方便。
诺基亚的200万像素镜头焦距与N90一样为4.8毫米,相当于传统35毫米相机的29毫米镜头,但最大光圈并不尽如人意仅为F3.2。可拍摄的照片最大分辨率为1600×1200像素并有 1024×768和640×480等分辨率选择,也能够拍摄352×288像素的3GPP格式视频录像。此外,N70还支持数码变焦和ISO设置等功能,我们将在样张中结合画面进行解说。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N70在户外的实际表现。(以下照片无说明之外均为最大分辨率拍摄)
在通常情况N70以最大分辨率拍摄所得到的照片大小在400KB左右,而保存照片的速度与6681和N90等相比要相对逊色一些,花费的时间约在4秒多种左右。这张拍摄于10月6日11点过的照片使用最大光圈F3.2和1/197秒的快门速度,ISO为64分辨率达到了印刷级的300 dpi,因此就总体成像效果来看,N70在有阳光的户外的表现是相当理想的,而且无论在色彩还原和景深方面都比较理想。但似乎在照片的边缘部分清晰度会有下降。
这张同样拍摄于相同时间的照片则采用的F3.2和1/60秒的曝光组合,ISO则设置为80。除了相当出色的色彩饱和度之外,这幅照片的分辨率同样达到了惊人的300dpi,而一般的同档次手机大多只有72dpi左右,因此显而易见N70拥有的出色分辨率是该镜头的一大特色。
在侧光中午的时分诺基亚 N70拍摄的人像效果同样让人赞扬,除了高分辨率的实际表现,在曝光上也表现得相当完美,只是背景的白色部分有些漂亮的偏蓝,体现了诺基亚镜头在色彩上的一些特色。这张照片的曝光组合是ISO64、F3.2HE 1/160秒的快门速度。
由于并不具备点测光功能,因此镜头需要拍摄的主体背景是天空的时候,手机的曝光则完全按照背景天空的亮度进行,因此这张照片的曝光组合自然成了F3.2和1/1055秒,同时所拍摄的画面中的前景部分因为曝光严重不足而成为剪影。因此,除非特殊艺术需要,使用N70拍照尽量不要选择大面积的天空做为背景。
虽然诺基亚没有刻意宣传该机的微距效果,但在拍摄一些花卉场面时,N70也还是能够应付自如。像这张使用ISO64以及F3.2、1/70秒的曝光的照片在曝光上还是相当准确的,并没有出现曝光过度的状况,同时300dpi的分辨率也给了画面足够理想的画质。
不过在拍摄距离进一步靠近的情况下,N70的照片质量开始下降。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拍摄时间的原因,使得拍摄环境光线不足因此在将ISO调至800后提高了几档快门速度后该机勉强以1/8秒的快门拍摄了这张噪点颇多的微距照片。尽管清晰度不够理想,但至少在色彩上还是比较忠实的做到很好的还原。
当使用ISO500的感光度之后,使用同样的曝光组合在更近距离所得到的照片也许是因为N70并没有专门的微距模式的原因,照片所体现出的质量并不能让恭维。不过稍微值得欣慰的是至少在色彩上,N70还是保持比较高的水准。
在将手机拍摄地点转移到室内的情况下,N70如果不使用闪光的话,那么所体现出的画质水准并不是十分理想。这张照片是在使用ISO500感光度的情况下,使用f3.2和1/8秒的曝光组合进行拍摄的,尽管在清晰度上还算理想,但噪点还是让照片本身并不能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在这类环境下想通过提高ISO而实现拍摄尽管是一个好办法,但相信还是使用闪光灯所得到的照片质量或许会更好些。
此外,N70似乎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照片并不能与阳光充足的情形下拍摄的画面相提并论,尤其容易出现的偏蓝的特点让喜欢暖调的朋友会感觉不是特别舒服。不过就总体而言,N70的拍摄质量是让人满意的,尤其300 DPI分辨率更为照片打印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如果喜欢随手拍照 那么轻巧的N70也许将是你的一个不错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5/article/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