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爱J210c评测:千元精品
2005-10-04 00:19 出处:综合消息
索尼爱立信J210共有银灰色和浅绿色两个版本,我们评测室收到的是浅绿色的J210,机身设计采用银白金属、浅绿色塑胶和灰黑色塑胶打造,良好的材质给人以很好的手感。J210机身大小为101×43×19毫米,重量为74 克,总体设计较为时尚、简洁,现代感较强。
J210机身侧面的设计是相当简洁的,左侧没有任何功能键和接口,右侧则只有红外线接口,如此简单的设计配以现代感较强的颜色搭配,让人备感清爽。
在细节方面,挂绳孔设计在机身顶部的中央位置,机身底部则设计有耳机接口和充电接口,机身的顶部和底部的设计都较为传统,没有任何特别可言。作为数据传输的红外线接口设计在机身右侧的下方部位,而硕大的扬声器则设计在机身背面的右上方,该扬声器的扬声孔设计得很大,同样声音也很大。
机身背面下方则是索尼爱立信独特的LOGO,体现其品牌意识,作为通话功能的听筒则设计在65536色STN屏幕的上方。从上的屏幕特写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机的屏幕显示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屏幕下方便是设计的较为合理的按键区域。
j210的键盘设计较为传统,功能键区设计有四个功能键和一个五维操纵摇杆,接下来便是数字键区,按键设计和布局较为合理,按键间隔也较大,误操作几率较小,手感方面还算可以,不过五维操纵摇杆的操作不太灵敏,手感也不太好。
电池方面,J210采用3.6V 700mAh的锂电池,尽管J210是功能简单的入门级手机,没有强大的娱乐功能,但700mAh的电池容量对于日常的使用还是不够的,续航时间很一般。
针对J210的机身大小,笔者特意用标准的名片和一元硬币与该机进行对比,从图中看出该机的尺寸大小显得中规中矩,机身长、宽以及厚度的设计较为合理。
该机的屏幕为65536色128×128像素的STN屏幕,显示效果相对于这款入门级的手机而言还是不错的。机内预置了包括彩色图片和黑白图片在内的33张墙纸,并可通过网络进行图片下载。
J210的铃声为32和弦铃声,这对于一款入门级的手机而言还是能令人满意的,机内预置有数十首和弦铃声,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铃声,此外,这些铃声可通过红外线端口和彩信进行传输。
游戏作为每款手机不可缺少的娱乐功能,J210预置有幸运转盘、类似玛利奥的深渊夺宝和类似小蜜蜂的太空异形三款可玩性一般的游戏,画面较为流畅,游戏运行速度也较快。
信息方面,J210支持普通短信、彩信、电子邮件以及普遍的留言信箱和小区信息,信息提示音可通过选项进行更改,信息铃声可与来电铃声共享机内预置的32和弦铃声。
在信息的存储方面,J210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存储空间,只是用百分比表示,笔者经测试推测,J210最高可存储100条普通信息,这对于入门级手机而言是还算不错的。通讯录方面的功能较为简单实用的,其支持来电图片设定、个人化响铃设定以及组群的各项设定,不过遗憾的是该机不支持名片式电话本。
通话信息方面,j210拥有目前普遍的通话管理功能,并有包括短信息计数器和数据计数器在内的时间和费用功能选项,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讯录的存储空间为200,电子邮件存储空间为10,,这样的存储空间明显有点小。
网络连接方面,J210支持900/1800/1900三频网络,支持WAP 1.2.1,支持GPRS (4+1),支持墙纸和铃声下载,支持红外线传输。在互联网服务功能里,预置了索尼爱立信网站,方便用户浏览该网页。
数据通信方面,J210提供GPRS和GSM或仅限GSM的优先服务,以及区分GSM和GPRS的短信息接入。快捷方式方面,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改五维导航摇杆中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内容,可更改的内容包括网络类、信息类、电话本相关、音乐游戏以及常用工具等等,这项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操作。
话机设定方面,用户可进行铃声音量、响铃方式和铃声类型的声音设定,可进行开机画面、墙纸、背景灯以及最高对比度为9的屏幕显示设定,还可对菜单语言、输入法选择以及时间日期的设定。
除以上讲述的手机基本功能外,J210还预置可查看手机可用空间的记忆库状态,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J210的可用空间为646KB,机内预置的音乐集和影集总共才占28KB,所以用户的可用空间是非常大的,此外,j210预置有四种可供用户更换的主题模式,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主题,从内至外地体现J210的时尚风格。
优点:
1、65K的STN屏幕显示效果较好,画面较为清晰;
2、铃声音量足够大,音质较好。
缺点:
1、五维导航摇杆手感不好,操作不流畅,
2、电池容量偏小,续航时间很一般。
总结:索爱 J210C(资料)作为一款低端入门级机型,配备65536色128×128像素的STN屏幕,其显示效果相对其低端的定位而言还算不错的,32和弦的铃声音量足够大,音质好,从该机的定位以及上市价格方面考虑,该机很值得向大家推荐。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5/article/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