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现在的位置:时尚生活
美女手机业务员自白:我们都是做
2005-09-30 12:11 出处:博客 作者:waterman200005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我们经理带着我四处拜访客户,逢人便介绍说这是我们公司新来的小某,以后这个区域就由她负责。本人生性低调,被人关注了一会就浑身不自在 这个题目读起来还真有点难听,但是,我绝不是故意的。 

  谁知碰上一厂家贫嘴的主,打量我一番就嬉皮笑脸地问:好好的一个女孩子,怎么就跑来做机了。一瞬间羞得我面红耳赤,一本正经的强调:我不是做机的,我是做通讯产品的。

  后来才知道,把这个职业说成做机是行内的俗称,原来是我见外了。但现在想起那个人当时的表情,怎么看也觉得他象个拉皮条的。要是换了我今天的江湖脾气,非得很负责的告诉他,后果很严重,我很生气。可惜那时还没有《天下无贼》这部电影,我们的冯大导演还不会把NOKIA在镜头里秀得一塌糊涂。

  就这样上了贼船,以为这么贵重的行业,是我在高攀。2003年的手机还卖得挺贵,特别是我们的那个品牌,比那些明星美女做代言的一线要高出许多。好在我刚出学校毕业不久,没有从业经验,并且长着一副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娃娃脸蛋,于是犯下了不少的错误,都能得到上级和合作伙伴的包容与谅解。每次听到她以前没做过这样的话,很是汗颜。

  庆幸的是性别的好处,行内做渠道工作的女孩子还是比较稀少的,至于那些什么谈判呀,压货的事情都有厂方代表为我效力,我象个跟班的,尽量做好大男人不愿意做的市场细节工作,了解市场动态,培训终端促销员,策划活动,做好客情。我一直相信,终端销量才是市场基础的保证。在那些合作伙伴的眼里,我是很听话的,对于他们在一些终端费用上做了文章,我装作视而不见。如此情形之下,他们帮我的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直到那个原来别人做烂的市场有了新的起色,领导表扬我借力发力做得好。

  国产手机一时的风起云涌,成就了不少英雄,听说最早入行的那些人,胆大的都有十几万身家了,不少也已修成正果。看来我这个新人,还是晚了一步,生不缝时的我在03年的月收入是二十张钞票,与昔日同窗比较,算是不错的待遇。倒是责任重大,碰上盘库漏盘或是错盘,总有几张大钞要不翼而飞,每每想到这些我都差点背过气去。特别是听到同事评价我就是市场工作做得好,心底比窦娥还冤。这好比就象说娱乐圈偶像派和实力派的概念,偶像派靠脸蛋,实力派靠演技。而市场做得好的意思就是业务水平不怎么样了,抬头是实力,低头是勇气,忍一忍就总有我扬眉吐气之日。

  我学会的第一招就是欲擒故纵。一般每个地方都有那么一两个大户被许多厂商众星捧月的护着,让他们牛气得找不着北。我们的二线产品,人家还没正眼瞧过,但是低声下气人云亦云绝对不是办法。我是在找人合作而不是单纯的做生意,我想我必须鹤立鸡群。我对那些大户是若即若离态度,时不时给他们一点市场信息,但我拒绝跟他们谈起我的产品,有点无欲则刚的意思。其实我做梦都想找这样的大户合作,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找到机会。

  天时地利人和,我终于在市区逮住了一实力派商家,规模不大但零售能力很强。由于还属小商家行列,那些一线品牌对待他是耀武扬威。我了解了商家的怨气,就给了一款性价比高的机子给他做地包,该商家没有任何渠道,最多也是个独家经销。中高端的机子,我签下了40台的单,才知道这才叫做业务。我把最低零售价提高了150元,为的是让商家赚到暴利。不能让他尝到甜头,就绝对不可以长久的合作下去。

  我说服商家在市场把货铺开,让所有店员主推。在强调利润的同时我没有忽略销量,商家有了独占的优势所以极力配合。通过这样的平台,我开始开拓县级市场,这个贫穷的地区市场可不小,由于信息闭塞因此价格好控制。我找准了每个县零售最好的客户,要么合作,要么暂时放弃。在此之前我已在市区炒作了一番,让我们的促销员四处传播我们的产品好卖,而且很多人也知道那个商家得了暴利。县份喜欢向市区看齐,我的好运气也就是这样争取来的。

  以点代面的工作完成了,随着机型的增多,我把资源进行了分流。由此开发了第二批客户,在每个地方形成了客户之间的竞争,这个时候我们的产品不是没有人愿卖,而是争着去卖。当然我得感谢第一个吃螃蟹的客户,没有他的大力传播,也许我们的品牌依然还是一潭死水。其中我也受了不少委屈,因为厂家的投入太少,而且一条腿走路总是要受限制的。受不了第一个客户常带着威胁性的口气提醒我,除了我谁还会跟你合作。最后那些大户也主动提出进货时,我终于听到了令我得意的话:当初可是我扶你起来的,你不要过了黄河丢拐杖哦。

  每遇到新机的上市或是旧款降价,让我想到最多的是怎么把机子卖好来,终端才是成败的关键。一到了节日就象打仗一样,要做政策,要帮商家策划活动,要把每个细节量化。压货前,还要先停止对畅销机型的进货,故意宣传货源紧张供不应求,一切行为纯属炒作。忽然间想起那些靠绯闻炒作的明星们,商品经济呀,玩的就是心跳。

  久而久之,重复着应对变化已是一种习惯。人也变得职业起来,新闻发布会上我穿着韩式的小套装周旋与人群中,不说真话也不说假话,从容中象似在个性里遇到另外一个自己。唯一明白的,高跟鞋的下面藏着太多的脆弱与落寞。好一阵子,一听到手机铃声就发晕。

  早早听到了洗牌的声音,而卖场是越开越多,决战终端已是业界不争的事实。据说一渠道公司的经销商大会上,该老总开场白第一句就是:这年头,我们做机的可不容易。用心良苦的肺腑之言,下面笑声一片,几家欢乐几家愁哦。从香港电影里的大哥大到现在的摄像纵横时代,记载着多少的江湖恩怨爱恨情愁,相濡以沫的年月,一笑笑即风云过。

  人说过做渠道就是做孙子,行业内的人常聚在一起调侃,公事私事,八卦起来个个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明的操盘手跳槽了,经理泡上了督导,业务代表与促销员有点那个,都哪跟哪呢。广播多了,说不好可以改行当娱记算了。

  出道将近两年,有人问我如果有天辞职了去干嘛?我不假思索的说去西藏呀,因为有这样的说法,去了西藏的人才知道,原来走的路根本就不叫路。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5/article/7476.html

欢迎转载、分享到微博、社交网络。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