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X850:激情演绎流金技术
2004-04-01 10:58 出处:it168
三星在近来可谓风头正劲,继CeBIT2004上大出风头,在其国内也丝毫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于近日推出了采用全新技术和网络应用服务功能的CDMA新机SCH-X850。
SCH-X850仍然沿袭了三星传统的翻盖设计,外型似极了在国内捆绑动感地带一起销售的SGH-E108,不同的是SCH-X850利用了内外均为26万色TFT的双彩屏,外屏分辨率为128 × 96,而主屏更是高达176×220,色彩还原力和清晰亮度让人惊叹,具备64和弦的3D铃声更是让你感受身临其境的天籁之音,声色俱备的它使你在人群当中显得格外耀眼。
三星SCH-X850极其引人关注的最重要的特色就是首次把Liquidmetal合金(俗称“流金”意为液状金属)技术应用在手机上,这种Liquidmetal合金比钛金属强度高出近2倍,也不会锈蚀。Liquidmetal合金如此吸引人的特性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其结构不是像其它金属和合金那样的晶体,而是像玻璃和塑料那样的非晶体,其构造轻盈且坚固无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体育用品领域。Liquidmetal合金的应用代表着手机外壳新技术的未来走势。
这部饱含高科技外表的手机,仍不乏秀外慧中,该机配备了31万象素带闪光灯的CCD摄象头,提供了四种拍摄大小(640×480/320×240/176×176/176×144),更具备了30种相架装饰效果和高达12次的连拍,提供自动、太阳光、荧光灯、白炽灯等白平衡调节更显其拍摄功能的专业强大,让你随心所欲获得手机拍摄的无限乐趣。
该机支持CDMA2000 1x,提供144kbps高速上网功能。尤其值得重点提示的是该机独具一键SOS设计,支持目前在韩国最新流行的“SOS救命功能”。用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向事先存好的对象传达自己目前所处的准确位置,同时还会拨通电话。如果用摄像手机拍下了照片,那么照片也将会自动传输到对方手机上。另外,SCH X850还支持3D图标和游戏,支持韩国运营商SK电讯提供M-Bank/ NATE Code / NATE Photo-On/NATE GPS/ NATE Drive等多种应用服务,能够收发E-mail,与MS Outlook数据同步,红外线连接等。
该机大小87.5×47.3×25mm,重为105克,有灰、银、蓝、白、粉红四色颜色。配备800mA和1000mA双电池电池为手机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动力。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4/article/3828.html
SCH-X850仍然沿袭了三星传统的翻盖设计,外型似极了在国内捆绑动感地带一起销售的SGH-E108,不同的是SCH-X850利用了内外均为26万色TFT的双彩屏,外屏分辨率为128 × 96,而主屏更是高达176×220,色彩还原力和清晰亮度让人惊叹,具备64和弦的3D铃声更是让你感受身临其境的天籁之音,声色俱备的它使你在人群当中显得格外耀眼。
三星SCH-X850极其引人关注的最重要的特色就是首次把Liquidmetal合金(俗称“流金”意为液状金属)技术应用在手机上,这种Liquidmetal合金比钛金属强度高出近2倍,也不会锈蚀。Liquidmetal合金如此吸引人的特性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其结构不是像其它金属和合金那样的晶体,而是像玻璃和塑料那样的非晶体,其构造轻盈且坚固无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体育用品领域。Liquidmetal合金的应用代表着手机外壳新技术的未来走势。
这部饱含高科技外表的手机,仍不乏秀外慧中,该机配备了31万象素带闪光灯的CCD摄象头,提供了四种拍摄大小(640×480/320×240/176×176/176×144),更具备了30种相架装饰效果和高达12次的连拍,提供自动、太阳光、荧光灯、白炽灯等白平衡调节更显其拍摄功能的专业强大,让你随心所欲获得手机拍摄的无限乐趣。
该机支持CDMA2000 1x,提供144kbps高速上网功能。尤其值得重点提示的是该机独具一键SOS设计,支持目前在韩国最新流行的“SOS救命功能”。用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向事先存好的对象传达自己目前所处的准确位置,同时还会拨通电话。如果用摄像手机拍下了照片,那么照片也将会自动传输到对方手机上。另外,SCH X850还支持3D图标和游戏,支持韩国运营商SK电讯提供M-Bank/ NATE Code / NATE Photo-On/NATE GPS/ NATE Drive等多种应用服务,能够收发E-mail,与MS Outlook数据同步,红外线连接等。
该机大小87.5×47.3×25mm,重为105克,有灰、银、蓝、白、粉红四色颜色。配备800mA和1000mA双电池电池为手机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动力。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4/article/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