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现在的位置:手机市场
看清楚小灵通鲜为人知的一面
2003-06-24 12:58 出处:通信产业报 作者:
[本站按:小灵通问题其实更多的不是技术问题。由于管理部门和电信运营商的特殊关系,导致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现象的发生,而更吓人的是,这个裁判的队伍竟大到包含了全部运动员。这样在利益驱使下,运动员的争吵自然就上升为裁判们的争吵。而大把纳税人的的某些官员什么时候把养他的人民和养运营商的消费者的利益摆在前面呢?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小灵通”落后与否对广大民众是毫无意义。]

  当我们“注视”小灵通时,由于角度的不同,人为制造了概念性的混淆、演进性的模糊。概念层面上:PHS、PAS、无线市话是同一概念吗?发展层面上:小灵通有可能向3G演进吗?未来层面上:小灵通与WLAN融合可行吗?这些都在左右着我们对小灵通的判断———
  
  市场和资费似乎一直是小灵通发展的两大利器,而其技术则一直被业界斥为“落后”。由此,我们自然可以引申出两个话题,即“小灵通为什么落后?”和“小灵通怎么能避免落后?”。前者是一个静态地分析,后者是一个前瞻地推断。在技术的问题上,业内其实一直都在围绕这两个点展开讨论,而小灵通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两点之间灵动游弋。
  
概念多面性
 
  理解“小灵通为什么落后”,就必须从它的概念层分析。在这个问题上,模糊和混淆一直存在。PHS、PAS、无线市话都成为了小灵通的代名词,加之 CDMA450 M 和 SCDMA 的“搅局”,我们几乎已看不清小灵通的真实面目。
  
  实际上, PHS ( P 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 是“小灵通”所用的技术标准制式。这项技术进入中国后,由于信息产业部将其归属为“市话”范围,因此,UT斯达康公司又针对我国城市通信实际情况开发出一种无线接入技术,它属于微区无线市话系统;定义为:本地V5.2交换机+AN2000+PHS 空中接口,既所谓的PAS系统。UT斯达康还为这项技术(P AS ) 起了一个更具亲和力的名称:小灵通。
  
  就PHS技术本身而言,它实际上是一项数字移动通信,属第二代的通信技术。PHS与GSM、D-AMPS、DECT处于同一个技术发展等级,比AMPS、TACS等模拟技术先进,而落后于3G技术。从无线基站来看,PHS的空中接口技术并不落后,而且还有自身的特点。

  之所以称“小灵通”为落后的技术,是因为PHS技术向前演进的升级能力有限,所以国内只允许用PHS做无线市话。也就是说,只允许把PHS基站挂在市话交换机上。这样一来,无论是要实现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大城市的无缝覆盖都要困难一些,自然使其无法同G网和C网这样的广域蜂窝系统相比。但电信、网通利用这项技术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业务经营范围,信息产业部也一直力求在鼓励竞争的同时避免小灵通在技术上的“越位”,演化为“大灵通”,因为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过。
  
  由于从技术上讲 CDMA450 M 拥有更好的覆盖效果,并已在俄罗斯以及罗马尼亚开始商用,所以一些地方一度开始应用该项技术组网,以代替PHS技术。但实际上, CDMA450 M 的规模组网已经不属于“无线市话”的范畴,它很容易跨越本地交换机构成单独组网。同时,由于频段方面的考虑,信息产业部果断的制止了这一技术在小灵通领域的发展。
  
  既然定义为市话,小灵通当然只能拥有其相对固定的用户群落,而这些用户一般都对移动性和网络质量要求不高,“落后”结论由此得出。其实同固定通话比较,小灵通还是相当具有优势的。落后与否只能是一个“定量”的分析,而非“定性”的。
  
多重演进
  
  所以,我们在分析“小灵通”技术演进(即如何能避免落后)时,也需要从两个层面上来看。一是,按照国内的实际(是一个PAS系统),把PHS技术用做无线市话的情况。二是,从技术本身着眼,假设PHS能单独组网。
  
  实际上,目前业界一些对小灵通向3G过渡的分析,更多是基于第二种情况,就是假想能利用小灵通技术单独组网(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小灵通运营就是这样一种模式)。而由于受自身技术升级性的限制及“市话”概念的界定,漫游、容量等一系列问题都难以解决,小灵通(指PAS系统)是无法过渡到3G的。
  
  但即使是在“无线市话”范畴,小灵通技术还是在不断演进的。首先,有些城市用于连接PHS基站的交换机已经大多做成了PHS专用交换机,而且基站部分还突破了功率的限制,部署了500 mw 以上的基站。于是,小灵通的通信质量和信号覆盖情况有了大大的改善。
  
  其次,PHS技术里已经通过智能天线技术实现了空分多址。同一个载频上的一个时隙(信道),可以被不同空间方位上的用户共享。这项技术可使资源得到复用,在不增加频段和设备的前提下提升了网络容量。
  
  另外,PHS技术在数据通信功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小灵通所利用TDD技术本身就很适合做数据业务,这是由于TDD技术有较高的频谱效率,而且适于提供非对称数据业务(即上行下行不平衡,一般人下载的数据量大,而上传的数据量较小)。目前,一些PHS网络既可以提供电路交换型数据业务,也可以提供分组交换型数据业务。数据速率从32K一直可以达到128K,而且在未来的演进中,PHS网络甚至可以提供300k以上的数据速率。
  
  由此可见,各地在运营小灵通时已经学会了在“市话”的范围内,灵活地进行“增量”,力求为用户提供更优的服务。这也是小灵通能够不断壮大的根本所在。
  
条条大路
  
  但市场的竞争造成了技术上的“越位”。一些地方无视信息产业部对小灵通的定义,过分强调自身利益,盲目地将小灵通发展成广域的移动通信网络,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单独组网”的方式。例如 CDMA450 M 制式的小灵通,尽管信息产业部已经明确发文制止,但据记者了解的情况,一些地方依然无视规定、我行我素。这些都为小灵通的未来发展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
  
  除此之外,由大唐电信旗下的北京信威公司提出的 SCDMA 技术,近期也开始向小灵通领域挺进。据信威的总经理陈卫介绍,这项同 TD - SCDMA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技术较目前的PHS技术要优很多。同 CDMA450 M 一样 SCDMA 制式的小灵通其实也可扩大组网规模,只不过它所利用的1800 MHz ~1805 MHz 频率由无线电管理局专门划拨,不像PHS制式占用了3G频率。
  
  SCDMA 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政策风险,又能运营商更进一步的在3G到来之前体验3G。而且,若运营前景看好,很有可能造成的结果是用户对3G的“淡忘”,既然在这些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实现3G的功用,用户为什么一定需要3G呢?一位专家甚至大胆的提出:未来的情形很有可能是各地实现一个个小范围的“小灵通3G网络”,而真正的3G技术却只能用于地域间漫游,“比如 SCDMA 的小灵通就用TD- SCDMA 来实现漫游,那时,到底谁是谁的补充呢?”专家笑着问。可见,明确“无线市话”的概念,在3G到来之前强调本地交换机在小灵通网络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与其在核心制式上作文章,不如在其外延上想一些办法。联合其他热门技术,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就是一个可选项。比如现阶段炒的很热的 Wi - Fi (W LAN ) ,既然业内已经有 GPRS / W LAN 双模卡、 CDMA / W LAN 双模卡,为什么就不能研究一种PHS/W LAN 双模卡呢?而且,较GPRS和CDMA而言,PHS同WLAN的血缘关系更近一些。二者同属接入技术,同属TDD(时分双工)制式,而且都是对特定用户提供的服务,覆盖范围固定。可见,小灵通若真同 WI - FI “联姻”,它所体现的强劲生命力就不再是一种尴尬了。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3/article/3265.html
欢迎转载、分享到微博、社交网络。  
·上一篇文章:LG在华首款GSM手机G7030
·下一篇文章:3G摩托罗拉A830抢先评测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