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占有率到底有多高?
2002-04-24 10:23 出处:北京晨报
本站按:目前国产手机的销售数量仅仅是数字游戏而已。上骗领导下骗股东都是公开的秘密,无奈某些部门某些人为炫耀政绩、股市的庄家为了炒高股价反起推波逐澜的作用。
如果把2001年国内手机厂商公布的数字和其预计2002年的数字一加,得到的数量非常“鼓舞人心”。遗憾的是这仅仅是纸上的数字。
现在看起来,国产手机没有任何技术可言,完全的装配车间而已。这样的国产与其算是国产还不如说是包装公司。而那些帖牌手机连装配都剩了。叫“国产”可能仅仅是卖手机的是中国人吧。
而我们可爱的某些部门的官员们做的是什么呢?到处鼓吹今年高新技术产值多少多少、利润多少多少。遗憾的是在人为垄断的前提下,所有的计算也只是数字而已。能代表国家通信发展的水平是什么呢?“科技以人为本”,在中国变成,“科技以数字为本”,是的都“数字时代”了,明年又可以搞个更高的数字出来。反正都是“数字”嘛。
————————————————————————————————
从1998年开始,业界就对国产手机寄予了厚望,而国产手机似乎也正沿着人们的预期发展着。从有关厂商口中得出的数字,2000年底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为5%、2001年底为15%、今年底为30%,明年底则可以占据半壁江山了。
真的如此吗?国产手机都卖给谁呢?先来看大中城市的市场,中复电讯是北京市最大的手机连锁经销商,其员工告诉记者,国产手机卖得并不好,一般的购买者还是习惯于诺基
亚、摩托罗拉、爱立信3大品牌,2001年下半年以来西门子、三星、阿尔卡特也卖得不错。国产手机与洋品牌相比,一是价格上并不占优势,二是功能上不是很齐全,“尤其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设计”;三是外观上不是很美观,大多是沿袭国外品牌。
那么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又如何呢?县一级城市的高收入者,他们一般喜欢摆阔,“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公款报销,为此国产手机根本入不了眼。记者到许多县镇去采访,发现当地的领导手中拿的大多是摩托罗拉 V70(资料)、V60、V66和诺基亚 8850(资料)等高档手机。国产手机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有一定的诱惑,而且不少国产手机厂商在小城镇的促销力度也很大,但是由于受收入水平限制,这一块市场的总量是有限的。
不得不承认,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可能并不像厂商们对外宣布得那么高。那么,国产手机和洋品牌相比,究竟差在哪儿呢?
记者认为,以前媒体常说的核心技术即芯片生产,并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目前手机行业早已进入全球化大生产阶段,包括芯片在内的各个零部件都是全球范围采购,并不一定需要自主生产。举例来说,像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并不生产芯片,但是它们却做得很成功。
国产手机的差距,一是在品牌。国产手机真正起步并进入市场,应该从1999年算起;当时洋手机早已在中国市场奋斗了好几年,品牌具有相当的美誉度。尤其是摩托罗拉,从最早的寻呼机算起,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进入了中国通信市场;在很多先富起来的人心目中,它绝对是通信终端的第一品牌。
二是在规模。目前诺基亚在国内拥有北京首信诺基亚等合资工厂,年产量达2000万部;摩托罗拉在国内有天津和杭州两个厂,年产量达1500万部左右;爱立信在南京的工厂生产能力也不小。相比之下,国产手机的生产规模要小得多,均在年产百万部左右。巨大的生产规模,加上中国本土的低廉劳动力,洋手机的成本优势很明显。
三是在价格。彩电、台式电脑等能打败洋品牌,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价格战。但是手机就不同了,洋品牌的价格战玩得很熟练,而且它们并不在乎什么面子问题。为了挤压国产手机,它们的某些型号经常大幅降价。目前洋品牌并没有像有些媒体所说的那样“逐渐放弃低端手机市场”,而是由“百姓机”到“贵族机”一路铺开,价格也从1000元至8000元之间不等,使国产机难以从价格上切入。
四是在外观设计和工艺水平。很明显的一个例子,三星手机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外观设计和工艺水平,做得极其精致和漂亮,令许多使用者爱不释手。相比之下,国内厂商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说老实话,彩电、台式电脑等,国内厂商做得糙点没关系,只要功能基本合格就可以了。但是手机不同,使用者每天都要拿着它,外观难看、工艺粗糙的很难有市场。
记得爱立信公司总裁在接受德国一家报纸采访时曾表示,目前生产手机的厂商大部分将从市场上消失,不是被人收购就是破产。名牌产品生产规模将越来越大,而非名牌产品则走向恶性循环。我们当然不希望他的预言变成现实,但是国产手机业正在悄然兴起的盲目乐观情绪更不可取。(秦海波)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2/article/2245.html
如果把2001年国内手机厂商公布的数字和其预计2002年的数字一加,得到的数量非常“鼓舞人心”。遗憾的是这仅仅是纸上的数字。
现在看起来,国产手机没有任何技术可言,完全的装配车间而已。这样的国产与其算是国产还不如说是包装公司。而那些帖牌手机连装配都剩了。叫“国产”可能仅仅是卖手机的是中国人吧。
而我们可爱的某些部门的官员们做的是什么呢?到处鼓吹今年高新技术产值多少多少、利润多少多少。遗憾的是在人为垄断的前提下,所有的计算也只是数字而已。能代表国家通信发展的水平是什么呢?“科技以人为本”,在中国变成,“科技以数字为本”,是的都“数字时代”了,明年又可以搞个更高的数字出来。反正都是“数字”嘛。
————————————————————————————————
从1998年开始,业界就对国产手机寄予了厚望,而国产手机似乎也正沿着人们的预期发展着。从有关厂商口中得出的数字,2000年底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为5%、2001年底为15%、今年底为30%,明年底则可以占据半壁江山了。
真的如此吗?国产手机都卖给谁呢?先来看大中城市的市场,中复电讯是北京市最大的手机连锁经销商,其员工告诉记者,国产手机卖得并不好,一般的购买者还是习惯于诺基
亚、摩托罗拉、爱立信3大品牌,2001年下半年以来西门子、三星、阿尔卡特也卖得不错。国产手机与洋品牌相比,一是价格上并不占优势,二是功能上不是很齐全,“尤其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设计”;三是外观上不是很美观,大多是沿袭国外品牌。
那么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又如何呢?县一级城市的高收入者,他们一般喜欢摆阔,“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公款报销,为此国产手机根本入不了眼。记者到许多县镇去采访,发现当地的领导手中拿的大多是摩托罗拉 V70(资料)、V60、V66和诺基亚 8850(资料)等高档手机。国产手机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有一定的诱惑,而且不少国产手机厂商在小城镇的促销力度也很大,但是由于受收入水平限制,这一块市场的总量是有限的。
不得不承认,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可能并不像厂商们对外宣布得那么高。那么,国产手机和洋品牌相比,究竟差在哪儿呢?
记者认为,以前媒体常说的核心技术即芯片生产,并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目前手机行业早已进入全球化大生产阶段,包括芯片在内的各个零部件都是全球范围采购,并不一定需要自主生产。举例来说,像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并不生产芯片,但是它们却做得很成功。
国产手机的差距,一是在品牌。国产手机真正起步并进入市场,应该从1999年算起;当时洋手机早已在中国市场奋斗了好几年,品牌具有相当的美誉度。尤其是摩托罗拉,从最早的寻呼机算起,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进入了中国通信市场;在很多先富起来的人心目中,它绝对是通信终端的第一品牌。
二是在规模。目前诺基亚在国内拥有北京首信诺基亚等合资工厂,年产量达2000万部;摩托罗拉在国内有天津和杭州两个厂,年产量达1500万部左右;爱立信在南京的工厂生产能力也不小。相比之下,国产手机的生产规模要小得多,均在年产百万部左右。巨大的生产规模,加上中国本土的低廉劳动力,洋手机的成本优势很明显。
三是在价格。彩电、台式电脑等能打败洋品牌,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价格战。但是手机就不同了,洋品牌的价格战玩得很熟练,而且它们并不在乎什么面子问题。为了挤压国产手机,它们的某些型号经常大幅降价。目前洋品牌并没有像有些媒体所说的那样“逐渐放弃低端手机市场”,而是由“百姓机”到“贵族机”一路铺开,价格也从1000元至8000元之间不等,使国产机难以从价格上切入。
四是在外观设计和工艺水平。很明显的一个例子,三星手机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外观设计和工艺水平,做得极其精致和漂亮,令许多使用者爱不释手。相比之下,国内厂商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说老实话,彩电、台式电脑等,国内厂商做得糙点没关系,只要功能基本合格就可以了。但是手机不同,使用者每天都要拿着它,外观难看、工艺粗糙的很难有市场。
记得爱立信公司总裁在接受德国一家报纸采访时曾表示,目前生产手机的厂商大部分将从市场上消失,不是被人收购就是破产。名牌产品生产规模将越来越大,而非名牌产品则走向恶性循环。我们当然不希望他的预言变成现实,但是国产手机业正在悄然兴起的盲目乐观情绪更不可取。(秦海波)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2/article/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