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影响健康?
2002-03-01 17:22 出处:精品购物指南
也许这是一场“永远”没有结论的争论?到底使用移动电话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近期这样一个话题在国内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中国有关部门制定的SAR值低于国际目前现行标准和网上对英国某一家庭的5个成员“因使用手机而脑部健康受到损害”的报道这两个因素。
前一个因素显然会对移动电话的制造商们产生不利,而后一个因素显然会对大众的判断产生误导。为此,移动通讯制造商论坛(MMF)主席迈克·密立根先生和MMF的科学顾问及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负责射频安全标准修订的周重光博士日前专程来到北京就移动电话技术与大众健康问题与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在本次交流中,专家们带给我们的一些观点或许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那些手机使用者们对此类问题的判断提供一定层面的帮助。
关于照射和辐射
在我们经常听到和提到的都是关于辐射的报道,而专家们建议使用照射更为合理,这样能够减轻对大众的心理压力。
关于电离照射和非电离照射
移动电话使用的频率是800~1800MHz之间,它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因此被称为非电离性辐射场,与X射线或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
关于基站和手机
移动电话和基站的暴露情况极不相同,移动电话除了偶尔传送信号与最近的基站保持联系外,只有在通话时才会传送射频能量,而基站则是连续不断的传送信号。
手机是低功率射频发射器,它发射的最大射频功率为0.2~0.6瓦。一个头部离手机数十厘米的使用者所遭受的射频量远低于一个将手机紧贴头部的用户所遭受的射频量。
基站的发射功率从几瓦到100瓦不等,基站天线宽度20~30厘米,长度1米,在基站天线周围2~5米都设有隔离栏,其天线发射的射频功率是向外发射,因此建筑物内部或侧面的射频量都非常小。
关于标准的一致性
由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赞成和鼓励采用国际非电离性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标准,因此大多数国家(除美国、加拿大等)都采用ICNIRP推荐的标准,即SAR值小于2W/kg,而中国的标准为1W/kg。
密立根先生认为,采用更低的SAR值限制将会因与国际通用标准不同而对中国的移动通信业发展和产品制造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前一个因素显然会对移动电话的制造商们产生不利,而后一个因素显然会对大众的判断产生误导。为此,移动通讯制造商论坛(MMF)主席迈克·密立根先生和MMF的科学顾问及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负责射频安全标准修订的周重光博士日前专程来到北京就移动电话技术与大众健康问题与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在本次交流中,专家们带给我们的一些观点或许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那些手机使用者们对此类问题的判断提供一定层面的帮助。
关于照射和辐射
在我们经常听到和提到的都是关于辐射的报道,而专家们建议使用照射更为合理,这样能够减轻对大众的心理压力。
关于电离照射和非电离照射
移动电话使用的频率是800~1800MHz之间,它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因此被称为非电离性辐射场,与X射线或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
关于基站和手机
移动电话和基站的暴露情况极不相同,移动电话除了偶尔传送信号与最近的基站保持联系外,只有在通话时才会传送射频能量,而基站则是连续不断的传送信号。
手机是低功率射频发射器,它发射的最大射频功率为0.2~0.6瓦。一个头部离手机数十厘米的使用者所遭受的射频量远低于一个将手机紧贴头部的用户所遭受的射频量。
基站的发射功率从几瓦到100瓦不等,基站天线宽度20~30厘米,长度1米,在基站天线周围2~5米都设有隔离栏,其天线发射的射频功率是向外发射,因此建筑物内部或侧面的射频量都非常小。
关于标准的一致性
由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赞成和鼓励采用国际非电离性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标准,因此大多数国家(除美国、加拿大等)都采用ICNIRP推荐的标准,即SAR值小于2W/kg,而中国的标准为1W/kg。
密立根先生认为,采用更低的SAR值限制将会因与国际通用标准不同而对中国的移动通信业发展和产品制造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其实关于这样的问题,每一个手机用户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目前比较权威的结论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6月关于电磁场和大众健康中有关“移动电话和基站”一篇的阐述:在近来的所有回顾中都没有结论表明暴露于移动电话或基站所形成的射频场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然而,我们知道要想更好地评估射频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在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ICNIRP也发表看法: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人体暴露在安全标准强度范围内的射频场内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包括导致癌症的产生。
既然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而目前的结论是积极的,因此我们在使用中对照射(辐射)问题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不理不睬”,适度掌握也许是比较正确的态度,你说呢? (牧白)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2/article/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