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度手机市场回顾
2001-12-25 10:08 出处:天极网
国外厂商瓜分中国手机市场
普遍预测2000年底,新增加手机用户3000万,可实际上却高达5000万,几乎是全球1/8的市场容量;于是,更为惊心动魄的预测"出炉":在现有8500万手机用户的基数上,3-4年突进到2亿!届时,中国市场又将占有全球容量的几何?!这些数字已足以支撑中国市场成为手机巨头们面对全球并不美妙形势的战略高地。
从1994年海外厂商大举进入以来,蜂涌而入的竞争者不断掀起汹涌的激流,改变着格局,也改变着游戏规则,在6年的时间里,这里一再掀起的是挑战者抢夺市场份额的"战争",是一浪高过一浪的缔造"垄断"与打破"垄断"的浪潮,使这场本来就是海外强者的"游戏",从摩托罗拉的寡头时代,迅速切换到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巨头时代,但在谁是老大、谁是老三的追问中,三巨头的市场份额从1998年90%降到 1999年的83%又到2000年的73%,于是就有了2001年60%左右的猜想!
在有关数字的故事中,摩托罗拉与诺基亚在30%的基线上不分伯仲,而爱立信却在滑出10%的底线后,地位遭受明显挑战。2001年,爱立信"退出手机业务"的传言闹的沸沸扬扬,这更是"雪上加霜"。随后就是"飞利浦可能告别手机市场"的爆炸性传言。很快它们陷入沉默期。而西门子、松下、阿尔卡特、三星这些早有雄心的厂商就纷纷发动冲击第一集团的攻势。此时的西门子早以"老三"自居了!而在此间有一种比较新潮的观点"破土":他们将成为手机新势力,中国市场将成为他们"抢班夺权"的突破口。这似乎有些象几年前,人们曾发出"为什么是诺基亚"的疑问?!
移动通信界将1999年称作国产手机元年。原因是面对国内手机市场每年约2000万部,300多亿元市场增长量的巨大诱惑,国内生产厂家纷纷支起炉灶,燃起战火。到目前为止,国产手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11个生产厂家。然而面对洋品牌在国内手机市场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及其在技术、资金、品牌方面的优势,国产手机是否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呢?据近期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国内手机市场上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大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达到70~80%,加上西门子、飞利浦、三星、松下等品牌,外国手机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90%以上。业内人士透露在北京市场,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3%。
4月,全球"老大"诺基亚在市场注目下,公布其200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20%的净销售额增长和0.2欧元的每股收益,尽管让诺基亚的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对于驾驭充满挑战的形势有了信心,重申诺基亚对2001年全球移动电话市场4.5到5亿部的预测,但诺基亚的股票只上涨2个点,大盘只上涨1个点的反应,显然表明:这还不足以让市场走出"坏消息"的阴影!
同天,爱立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第一季度爱立信税前亏损49亿克朗(约5.02亿美元),裁去12000个职位。首席执行官赫尔斯特伦无奈表示:"有人将这比作被一件硬东西打在了头上。"这个前景为他16年来所未见。
"坏消息接踵而来,实在不少":在华尔街到处传出的是巨头们的赢利预警,--摩托罗拉、爱立信的亏损;"退出"的传言;工厂的转移和生产的"外包";裁员;股市的下挫;分析家疑虑重重的目光。有人说:好日子到头了!
然而,在中国,摩托罗拉以285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企业;诺基亚达到17亿美元的投入;西门子要注入中国市场的10亿美元;阿尔卡特把整个亚太区总部迁到上海;松下从欧洲市场向中国的重点推进;所有竞争者本地化的坚决步伐,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加强和扩大......!
"总的趋势是,第一集团市场份额的下降,第二集团的上升,估计第一集团的市场份额会降到60%左右,退出的份额便由第二集团和国产手机瓜分,而我们准备在3年时间内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10%",4月19日,在上海的时代广场的办公室里,阿尔卡特移动电话的市场总监黄杏桦语出惊人。
"我们打算到2003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两位数,跻身前3位,现在的想法是达到10%",4月20日,在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园,北京松下通信的总经理伴哲语惊四座。
10%是两位数的起点,也是一个手机市场角色和地位区别的明显标志。然而,这也是一个致命的10%!因为,正是对这个10%空前激烈的争夺,使中国手机市场彻底进入"战国时代"。
意图在中国市场实现10%占有率的挑战者们首先跃身加入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媒体动辄上亿的广告战行列,据黄杏桦透露,阿尔卡特的投入会在1个亿以上的规模;而伴哲透露,松下则是数亿人民币的规模;而西门子在2000年仅电视广告就有高达8400万的投放量之后,并不会就此收手。对于挑战者而言,没有人会在此吝惜。伴随强大广告攻势的是复合的品牌推广攻势:西门子在诺基亚打出"移动信息社会"的大旗后,并没有在"移动互联网新世界"的概念上却步,而阿尔卡特在上海发动的却是"A风时代"......这些动向就让我们看到了摩托罗拉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推广T189心语系列的情景。领先者与挑战者都一派品牌大师的风度!
推出新机型,在技术上的较量!
终于,巨大的销售战取代了一切!"首要是在大城市的取胜",松下在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确定为首要目标后,而后便是进入成都、合肥、大连、天津的策略,而阿尔卡特在杭州、上海、广州找到6%-8%的感觉后,要挺进二、三线的市场,于是这场由挑战者引发的竞争就变成对大城市的争夺,是从一线市场向二线、三线市场的跃进,是对代理商、专卖店、零售店的总动员,阿尔卡特着力打造店中店,松下要将代理商的数量增加2-3倍,零售店达到1500家的基数,最终整个战役抵达维修服务。阿尔卡特要将40多家的客户服务中心扩展到15家,松下要在目前70家的基数上扩展4倍,而西门子将把15家扩展到超过100家。在这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也不能置身度外!在将专卖店及专柜扩展到500家之后,诺基亚也将其特约服务中心扩展到250家,而摩托罗拉的扩展计划为400多家。
面对这一切,国产手机何去何从?
专家认为,对于目前市场销售的手机来说,其最大差异不是技术,而是品牌。没有品牌知名度,任何实际上的优势都无法转化为实效性优势。面对那些甚至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致力于通信业的各方面实力都非常雄厚强劲对手来说,国产手机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就今年一季度各手机企业在报纸媒体上的广告费用来看,造成市场占有份额的天壤差异是可以理解的。其中摩托罗拉以3465.73万元的巨额投入位居冠军;诺基亚以投放2854.13万元居于第二位;爱立信以投放1251.11万元获得季军。专家分析指出,这三家著名品牌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已超过80%,说明其广告投放量与市场销售业绩达到了良好的投入产出比,同时也表明这三个手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动摇。而国产品牌以科健、波导、东信为前三名,其投放额均在一百多万元。一季度国产手机报纸广告总的投放费用才达826.37万元。其总投入仅比飞利浦(561.54万元)、西门子(512.94万元)、松下(500.82万元)等位于第二方阵的外国品牌高出一些。因而客观地说,目前国产手机的现实对手是第二方阵的国外品牌。
国产手机的优势
尽管在许多方面国产手机存在不小的劣势,但同时,国产手机也是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优势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国产手机在广告宣传、促销手段、手机功能、技术性能、外观大小、资金实力、品牌知名度方面无法与国外品牌竞争,但是,在价格和售后服务质量方面国产手机的优势还是存在的。而恰恰这两个指标是手机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据了解,目前国产手机的售价在2000元~3000元之间,时下流行的许多外国品牌手机价格已经徘徊于1000元~2000元之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国产手机生产厂家在打破销量低、产量低的瓶颈后,会表现出其优势的,就像当初的国产家电同外国知名品牌的竞争一样。有人用"强龙压不住地头蛇"来喻示国产手机的前景,其实不无道理。另据分析,目前手机行业的平均利润为25%,是彩电的5倍,电脑的8倍。所以说面对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在不久的将来,手机行业也一定会掀起比当前的彩电、空调更为激烈的价格大战。其实许多国产手机企业已经对手机的价格进行了大胆的降价尝试,如熊猫手机一度将价格降至千元以下。
对于中国的手机产业来说,国内的优惠政策如同一把挡风遮雨的大伞,凭借较高的关税水平(IT产品约为13%),进口审查、许可证审查、配额等非关税壁垒,把国际市场的风暴阻隔在外。在重重保护下,活跃在国内手机市场上不仅有波导、科健等手机制造商,还有从其他行业转型过来的实力雄厚的工业巨头,凭借原有的品牌优势,欲在手机市场上施展一番拳脚,如TCL、海尔、托普。WTO的加入,IT保护放开后,面临关税减少,进口货价格冲击,大企业风雨飘摇,要么壮大要么死亡,中小企业则面临吞并或倒闭。
目前还活跃在市场上的国产品牌,还有多少会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呢?没有掌握GSM手机生产核心技术的企业,将要拿什么与国际巨头竞争?CDMA准入的18家国内企业,又有几家掌握了技术,可以与国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手机行业又面临一次新的洗牌,而且这一次可能会使许多企业从此在行业内消失,但是也有可能新的企业从此崛起。
现今国际手机巨头的市场争夺日趋白热化,但利润无多。时势造英雄,2001年手机市场重新洗牌,诺基亚以35%稳坐头把交椅,摩托罗拉以13.2%退居第二,韩国三星迅速飚升,以7%与爱立信、西门子平分秋色名列第三。
国际手机市场的洗牌风潮也波及了国内市场。据信息产业部统计,今年7月份,国内手机用户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并且需求十分旺盛,保守地估计,每年仅换机产生的需求就有1000万部以上,单看这个数字就足以让人眼睛发亮。于是,2001年的手机市场竞争日此如此激烈也就不足为奇。抢占了80%的市场份额的"爱诺摩西"四大洋品牌混战不休,三星、松下、阿尔卡特来势汹汹,国产手机不甘于8%的市场份额,新机迭出,促销不断。其他行业纷纷介入,移动和联通也展开了2.5G大战。WTO日益临近,哪些企业有望胜出?国产手机市场面临着第一轮洗牌。
随着WTO加入,国产手机厂商将会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在手机生产上把住质量关,等待对手"出错"。那些品牌认知度逐步加强和技术跟进及时的企业将摆脱现有的低调局面,而其他优势不明显的企业将逐渐淡出。
在GPRS市场上,手机大鳄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不断发布新品,而且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欧美企业在GPRS市场再次抢尽市场先机。在GSM时代,国产手机与国际企业竞争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几乎是无望的挣扎。中国加入WTO ,移动通信业面临的冲击不仅仅是来自价格的冲击,技术、管理、企业文化领域的冲击会更大。外企除资本、技术、品牌优势外,在中国获得廉价劳动力优势,国内手机企业研发资金更加相形见绌,技术上亦步亦趋的局面一时将难以改变。CDMA给了国产手机企业与国际大鳄一样的起跑线,国产手机能否抓住这条救命稻草,要过的不仅仅是技术这道关。
专家认为,由于我国移动通信领域投资大,回报高,正走向市场成熟阶段,因而"入世"后尽管国外运营商将会瞄准中国移动电信市场,但独立投资建网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以与国内移动运营商合资经营的模式出现。因此,"入世"会对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移动通信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国内投资,将有利于我国移动通信业吸引外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创新手段和运行方式等,同时还将有利于中国移动运营商在更大范围内与国际电信运营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外商参与经营国内移动通信业,还将促使国内移动市场破除垄断,引入竞争,做大市场,加快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同时,"入世"后带来的压力,也势必会推动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改革,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的繁荣。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将为我国现有的移动通信市场注入新的重要因素。按照世贸组织基本电信协议的原则要求,逐步放松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准入的限制,允许国内外的新竞争者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会为我国移动通信业增添新的机会。为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国内运营商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更新观念、吸取经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1/article/1771.html
普遍预测2000年底,新增加手机用户3000万,可实际上却高达5000万,几乎是全球1/8的市场容量;于是,更为惊心动魄的预测"出炉":在现有8500万手机用户的基数上,3-4年突进到2亿!届时,中国市场又将占有全球容量的几何?!这些数字已足以支撑中国市场成为手机巨头们面对全球并不美妙形势的战略高地。
从1994年海外厂商大举进入以来,蜂涌而入的竞争者不断掀起汹涌的激流,改变着格局,也改变着游戏规则,在6年的时间里,这里一再掀起的是挑战者抢夺市场份额的"战争",是一浪高过一浪的缔造"垄断"与打破"垄断"的浪潮,使这场本来就是海外强者的"游戏",从摩托罗拉的寡头时代,迅速切换到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巨头时代,但在谁是老大、谁是老三的追问中,三巨头的市场份额从1998年90%降到 1999年的83%又到2000年的73%,于是就有了2001年60%左右的猜想!
在有关数字的故事中,摩托罗拉与诺基亚在30%的基线上不分伯仲,而爱立信却在滑出10%的底线后,地位遭受明显挑战。2001年,爱立信"退出手机业务"的传言闹的沸沸扬扬,这更是"雪上加霜"。随后就是"飞利浦可能告别手机市场"的爆炸性传言。很快它们陷入沉默期。而西门子、松下、阿尔卡特、三星这些早有雄心的厂商就纷纷发动冲击第一集团的攻势。此时的西门子早以"老三"自居了!而在此间有一种比较新潮的观点"破土":他们将成为手机新势力,中国市场将成为他们"抢班夺权"的突破口。这似乎有些象几年前,人们曾发出"为什么是诺基亚"的疑问?!
移动通信界将1999年称作国产手机元年。原因是面对国内手机市场每年约2000万部,300多亿元市场增长量的巨大诱惑,国内生产厂家纷纷支起炉灶,燃起战火。到目前为止,国产手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11个生产厂家。然而面对洋品牌在国内手机市场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及其在技术、资金、品牌方面的优势,国产手机是否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呢?据近期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国内手机市场上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大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达到70~80%,加上西门子、飞利浦、三星、松下等品牌,外国手机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90%以上。业内人士透露在北京市场,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3%。
4月,全球"老大"诺基亚在市场注目下,公布其200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20%的净销售额增长和0.2欧元的每股收益,尽管让诺基亚的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对于驾驭充满挑战的形势有了信心,重申诺基亚对2001年全球移动电话市场4.5到5亿部的预测,但诺基亚的股票只上涨2个点,大盘只上涨1个点的反应,显然表明:这还不足以让市场走出"坏消息"的阴影!
同天,爱立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第一季度爱立信税前亏损49亿克朗(约5.02亿美元),裁去12000个职位。首席执行官赫尔斯特伦无奈表示:"有人将这比作被一件硬东西打在了头上。"这个前景为他16年来所未见。
"坏消息接踵而来,实在不少":在华尔街到处传出的是巨头们的赢利预警,--摩托罗拉、爱立信的亏损;"退出"的传言;工厂的转移和生产的"外包";裁员;股市的下挫;分析家疑虑重重的目光。有人说:好日子到头了!
然而,在中国,摩托罗拉以285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企业;诺基亚达到17亿美元的投入;西门子要注入中国市场的10亿美元;阿尔卡特把整个亚太区总部迁到上海;松下从欧洲市场向中国的重点推进;所有竞争者本地化的坚决步伐,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加强和扩大......!
"总的趋势是,第一集团市场份额的下降,第二集团的上升,估计第一集团的市场份额会降到60%左右,退出的份额便由第二集团和国产手机瓜分,而我们准备在3年时间内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10%",4月19日,在上海的时代广场的办公室里,阿尔卡特移动电话的市场总监黄杏桦语出惊人。
"我们打算到2003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两位数,跻身前3位,现在的想法是达到10%",4月20日,在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园,北京松下通信的总经理伴哲语惊四座。
10%是两位数的起点,也是一个手机市场角色和地位区别的明显标志。然而,这也是一个致命的10%!因为,正是对这个10%空前激烈的争夺,使中国手机市场彻底进入"战国时代"。
意图在中国市场实现10%占有率的挑战者们首先跃身加入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媒体动辄上亿的广告战行列,据黄杏桦透露,阿尔卡特的投入会在1个亿以上的规模;而伴哲透露,松下则是数亿人民币的规模;而西门子在2000年仅电视广告就有高达8400万的投放量之后,并不会就此收手。对于挑战者而言,没有人会在此吝惜。伴随强大广告攻势的是复合的品牌推广攻势:西门子在诺基亚打出"移动信息社会"的大旗后,并没有在"移动互联网新世界"的概念上却步,而阿尔卡特在上海发动的却是"A风时代"......这些动向就让我们看到了摩托罗拉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推广T189心语系列的情景。领先者与挑战者都一派品牌大师的风度!
推出新机型,在技术上的较量!
终于,巨大的销售战取代了一切!"首要是在大城市的取胜",松下在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确定为首要目标后,而后便是进入成都、合肥、大连、天津的策略,而阿尔卡特在杭州、上海、广州找到6%-8%的感觉后,要挺进二、三线的市场,于是这场由挑战者引发的竞争就变成对大城市的争夺,是从一线市场向二线、三线市场的跃进,是对代理商、专卖店、零售店的总动员,阿尔卡特着力打造店中店,松下要将代理商的数量增加2-3倍,零售店达到1500家的基数,最终整个战役抵达维修服务。阿尔卡特要将40多家的客户服务中心扩展到15家,松下要在目前70家的基数上扩展4倍,而西门子将把15家扩展到超过100家。在这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也不能置身度外!在将专卖店及专柜扩展到500家之后,诺基亚也将其特约服务中心扩展到250家,而摩托罗拉的扩展计划为400多家。
面对这一切,国产手机何去何从?
专家认为,对于目前市场销售的手机来说,其最大差异不是技术,而是品牌。没有品牌知名度,任何实际上的优势都无法转化为实效性优势。面对那些甚至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致力于通信业的各方面实力都非常雄厚强劲对手来说,国产手机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就今年一季度各手机企业在报纸媒体上的广告费用来看,造成市场占有份额的天壤差异是可以理解的。其中摩托罗拉以3465.73万元的巨额投入位居冠军;诺基亚以投放2854.13万元居于第二位;爱立信以投放1251.11万元获得季军。专家分析指出,这三家著名品牌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已超过80%,说明其广告投放量与市场销售业绩达到了良好的投入产出比,同时也表明这三个手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动摇。而国产品牌以科健、波导、东信为前三名,其投放额均在一百多万元。一季度国产手机报纸广告总的投放费用才达826.37万元。其总投入仅比飞利浦(561.54万元)、西门子(512.94万元)、松下(500.82万元)等位于第二方阵的外国品牌高出一些。因而客观地说,目前国产手机的现实对手是第二方阵的国外品牌。
国产手机的优势
尽管在许多方面国产手机存在不小的劣势,但同时,国产手机也是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优势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国产手机在广告宣传、促销手段、手机功能、技术性能、外观大小、资金实力、品牌知名度方面无法与国外品牌竞争,但是,在价格和售后服务质量方面国产手机的优势还是存在的。而恰恰这两个指标是手机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据了解,目前国产手机的售价在2000元~3000元之间,时下流行的许多外国品牌手机价格已经徘徊于1000元~2000元之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国产手机生产厂家在打破销量低、产量低的瓶颈后,会表现出其优势的,就像当初的国产家电同外国知名品牌的竞争一样。有人用"强龙压不住地头蛇"来喻示国产手机的前景,其实不无道理。另据分析,目前手机行业的平均利润为25%,是彩电的5倍,电脑的8倍。所以说面对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在不久的将来,手机行业也一定会掀起比当前的彩电、空调更为激烈的价格大战。其实许多国产手机企业已经对手机的价格进行了大胆的降价尝试,如熊猫手机一度将价格降至千元以下。
对于中国的手机产业来说,国内的优惠政策如同一把挡风遮雨的大伞,凭借较高的关税水平(IT产品约为13%),进口审查、许可证审查、配额等非关税壁垒,把国际市场的风暴阻隔在外。在重重保护下,活跃在国内手机市场上不仅有波导、科健等手机制造商,还有从其他行业转型过来的实力雄厚的工业巨头,凭借原有的品牌优势,欲在手机市场上施展一番拳脚,如TCL、海尔、托普。WTO的加入,IT保护放开后,面临关税减少,进口货价格冲击,大企业风雨飘摇,要么壮大要么死亡,中小企业则面临吞并或倒闭。
目前还活跃在市场上的国产品牌,还有多少会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呢?没有掌握GSM手机生产核心技术的企业,将要拿什么与国际巨头竞争?CDMA准入的18家国内企业,又有几家掌握了技术,可以与国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手机行业又面临一次新的洗牌,而且这一次可能会使许多企业从此在行业内消失,但是也有可能新的企业从此崛起。
现今国际手机巨头的市场争夺日趋白热化,但利润无多。时势造英雄,2001年手机市场重新洗牌,诺基亚以35%稳坐头把交椅,摩托罗拉以13.2%退居第二,韩国三星迅速飚升,以7%与爱立信、西门子平分秋色名列第三。
国际手机市场的洗牌风潮也波及了国内市场。据信息产业部统计,今年7月份,国内手机用户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并且需求十分旺盛,保守地估计,每年仅换机产生的需求就有1000万部以上,单看这个数字就足以让人眼睛发亮。于是,2001年的手机市场竞争日此如此激烈也就不足为奇。抢占了80%的市场份额的"爱诺摩西"四大洋品牌混战不休,三星、松下、阿尔卡特来势汹汹,国产手机不甘于8%的市场份额,新机迭出,促销不断。其他行业纷纷介入,移动和联通也展开了2.5G大战。WTO日益临近,哪些企业有望胜出?国产手机市场面临着第一轮洗牌。
随着WTO加入,国产手机厂商将会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在手机生产上把住质量关,等待对手"出错"。那些品牌认知度逐步加强和技术跟进及时的企业将摆脱现有的低调局面,而其他优势不明显的企业将逐渐淡出。
在GPRS市场上,手机大鳄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不断发布新品,而且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欧美企业在GPRS市场再次抢尽市场先机。在GSM时代,国产手机与国际企业竞争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几乎是无望的挣扎。中国加入WTO ,移动通信业面临的冲击不仅仅是来自价格的冲击,技术、管理、企业文化领域的冲击会更大。外企除资本、技术、品牌优势外,在中国获得廉价劳动力优势,国内手机企业研发资金更加相形见绌,技术上亦步亦趋的局面一时将难以改变。CDMA给了国产手机企业与国际大鳄一样的起跑线,国产手机能否抓住这条救命稻草,要过的不仅仅是技术这道关。
专家认为,由于我国移动通信领域投资大,回报高,正走向市场成熟阶段,因而"入世"后尽管国外运营商将会瞄准中国移动电信市场,但独立投资建网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以与国内移动运营商合资经营的模式出现。因此,"入世"会对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移动通信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国内投资,将有利于我国移动通信业吸引外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创新手段和运行方式等,同时还将有利于中国移动运营商在更大范围内与国际电信运营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外商参与经营国内移动通信业,还将促使国内移动市场破除垄断,引入竞争,做大市场,加快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同时,"入世"后带来的压力,也势必会推动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改革,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的繁荣。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将为我国现有的移动通信市场注入新的重要因素。按照世贸组织基本电信协议的原则要求,逐步放松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准入的限制,允许国内外的新竞争者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会为我国移动通信业增添新的机会。为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国内运营商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更新观念、吸取经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1/article/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