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操纵中国移动——媒体再翻单向收费案
2001-09-30 11:53 出处: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站按:这次媒体再炒旧案,是否真能找出几个幕后的高官,不得而知。但是这正说明一切黑幕都有见光的一天。中国移动股价操纵事件据说涉及到不少有“来头”的人物,相信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当然海涛大胆猜测,移动股价案至少5年内不可能见光。
南方网文章:
这是一个涉案金额非常惊人的财富故事,170亿美元只是冰山一角。它太诡秘以致虽然发生在公众面前,却没有多少人看得懂;它太复杂以致记者要经历近一年的求证加上碰上当事人的机缘才得以破解;它太典型以致足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页的记载并警示后人;它太令人痛心以致记者多少次举笔维艰,一声叹息……
黑手掠夺中国移动股价170亿美元
时间定格在2000年11月至12月,投资者会发现中国移动的股价“波诡云谲,蔚为壮观”。
中国移动2000年10月份第二次配售情况还算良好,股价最后以小升收扬,投资者重拾信心。但当基金经理及投资者雀跃不已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财务分析员在11月8日突然改变该行过去对中国移动的目标价估计,由当年10月的每股价值76元的乐观看法估计一下子调低至每股49元。当时市场上并没有什么负面消息出现,而且中国信息产业部也尚未对外宣称移动电话将从明年1月改为单向收费。
当记者对这一估价困惑不解时,却发现早在11月8日以前的一周内有着异乎寻常的沽空出现。在香港,只有机构投资者可以沽空,因此很明显是机构投资者在11月8日以前已经有一些内幕消息,而一般投资者还无从得知。由11月1日到11月7日之间,中国移动的沽空值狂升(详见表1及股价走势图)。11月初时沽空值占总交易股数的比重竟然高达14%左右。在没有任何对中国移动不利消息情况下,这个沽空比例极为惊人。
在第一次调低预估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11月21日继续调低中国移动目标价至39元。但在11月8日到11月21日间,记者没有继续发现大额沽空现象——原因非常简单,各机构投资者已于11月8日以前完成沽空行动而静候佳音。
但是21日起开始风云突变。在21日以后已有谣言传出中国信息产业部可能会实行手机单向收费政策,而这个政策的改变,高盛从来没有在第二次配售“路演”时提出。
当天,听到传言的投资者惊慌失措,开始抛售中国移动的股票,50元心理关口终于不保,中国移动股价在22日跌至两个月内最低点的47.1元。
真正的倾盆大雨是24日开市前瑞银华宝(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中国研究部主管张化桥举行的一个电话会议。会上介绍一个信息产业部高级研究员钱进潮接受访问,钱证实了市场传言,说信息产业部从明年1月开始实施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在他讲此话的同时,中国移动股价已开始大幅滑跌至42.1元(跌幅7%),一周内又跌至39.6元,与上月相比,股价跌幅为20%,市值损失170亿美元。
一切似乎尽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掌握之中——这个变动及股价跌幅基本上与该投行前两周的估值如此吻合。
可是张化桥在即日就已否认钱进潮的意见代表信息产业部,只说钱的意见代表个人意见。(参见表2:“中国移动被沽空行动表”)
钱的意见当然只代表自己。涉及面如此之大的政策变动,怎么会由一个研究人员来宣布?而事实上,非常过分的是,据记者了解钱进潮根本不是信息产业部研究员,而是信息产业部下属单位的研究员。如此散布假消息导致中国移动股价大跌,瑞银华宝意欲何为?
因股价波动惊人,中国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不得不到访香港,并参加由美林、高盛等公司举办的有50多家基金经理参加的电话会议采访。吴基传澄清,他本人的说法才代表信息产业部的意见,手机单向收费政策不会在明年实行,最快也要到2002年。他将自己比喻为一个宴会的厨师。他肯定会端出一些精致的好菜给客人享用,但客人要有耐心,不要跑到厨房里去东看西看。他这话纾解了众人疑虑。
南方网文章:
这是一个涉案金额非常惊人的财富故事,170亿美元只是冰山一角。它太诡秘以致虽然发生在公众面前,却没有多少人看得懂;它太复杂以致记者要经历近一年的求证加上碰上当事人的机缘才得以破解;它太典型以致足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页的记载并警示后人;它太令人痛心以致记者多少次举笔维艰,一声叹息……
黑手掠夺中国移动股价170亿美元
时间定格在2000年11月至12月,投资者会发现中国移动的股价“波诡云谲,蔚为壮观”。
中国移动2000年10月份第二次配售情况还算良好,股价最后以小升收扬,投资者重拾信心。但当基金经理及投资者雀跃不已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财务分析员在11月8日突然改变该行过去对中国移动的目标价估计,由当年10月的每股价值76元的乐观看法估计一下子调低至每股49元。当时市场上并没有什么负面消息出现,而且中国信息产业部也尚未对外宣称移动电话将从明年1月改为单向收费。
当记者对这一估价困惑不解时,却发现早在11月8日以前的一周内有着异乎寻常的沽空出现。在香港,只有机构投资者可以沽空,因此很明显是机构投资者在11月8日以前已经有一些内幕消息,而一般投资者还无从得知。由11月1日到11月7日之间,中国移动的沽空值狂升(详见表1及股价走势图)。11月初时沽空值占总交易股数的比重竟然高达14%左右。在没有任何对中国移动不利消息情况下,这个沽空比例极为惊人。
在第一次调低预估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11月21日继续调低中国移动目标价至39元。但在11月8日到11月21日间,记者没有继续发现大额沽空现象——原因非常简单,各机构投资者已于11月8日以前完成沽空行动而静候佳音。
但是21日起开始风云突变。在21日以后已有谣言传出中国信息产业部可能会实行手机单向收费政策,而这个政策的改变,高盛从来没有在第二次配售“路演”时提出。
当天,听到传言的投资者惊慌失措,开始抛售中国移动的股票,50元心理关口终于不保,中国移动股价在22日跌至两个月内最低点的47.1元。
真正的倾盆大雨是24日开市前瑞银华宝(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中国研究部主管张化桥举行的一个电话会议。会上介绍一个信息产业部高级研究员钱进潮接受访问,钱证实了市场传言,说信息产业部从明年1月开始实施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在他讲此话的同时,中国移动股价已开始大幅滑跌至42.1元(跌幅7%),一周内又跌至39.6元,与上月相比,股价跌幅为20%,市值损失170亿美元。
一切似乎尽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掌握之中——这个变动及股价跌幅基本上与该投行前两周的估值如此吻合。
可是张化桥在即日就已否认钱进潮的意见代表信息产业部,只说钱的意见代表个人意见。(参见表2:“中国移动被沽空行动表”)
钱的意见当然只代表自己。涉及面如此之大的政策变动,怎么会由一个研究人员来宣布?而事实上,非常过分的是,据记者了解钱进潮根本不是信息产业部研究员,而是信息产业部下属单位的研究员。如此散布假消息导致中国移动股价大跌,瑞银华宝意欲何为?
因股价波动惊人,中国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不得不到访香港,并参加由美林、高盛等公司举办的有50多家基金经理参加的电话会议采访。吴基传澄清,他本人的说法才代表信息产业部的意见,手机单向收费政策不会在明年实行,最快也要到2002年。他将自己比喻为一个宴会的厨师。他肯定会端出一些精致的好菜给客人享用,但客人要有耐心,不要跑到厨房里去东看西看。他这话纾解了众人疑虑。
操纵中国移动股价即可操纵恒指
中国移动股价随后回升。但是,它推动了另一张多米诺骨牌。
12月1日,香港恒生指数反常大涨400点——香港恒指的变动与美国股市变动一直息息相关(今年年初以来的相关系数高达0.8)——而美国纳斯特指数此前一晚才刚跌了100多点。
这个反常的变动使许多投资者感到极为困惑。这是中国移动(941)股价当天上升7%造成的。为什么中国移动在恒指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呢?因为在2000年10月份第二次配售时,其总流通股及总市值已占恒指的1/4。也就是说操纵中国移动即可操纵恒生指数。
至此,中国移动股价波动背后更大的交易才展现出来。
因为香港恒生指数一直是香港市场最重要的指标,而恒指期货、期权亦是最活跃的衍生金融工具。
在2000年12月以前,恒指33家公司中的汇丰控股(005)占大的比重。但是汇丰是大众持股银行,许多小投资者持有小的股份,并没有一个或数个大控股股东。其极大部分股份为在外流通股份,而且市值极大。中国移动却相反,大部分股权仍在中国政府手上,其余流通股份亦大部分由机构投资者控制。 简言之,要想透过汇丰股票而影响恒指非常困难,但操控中国移动进而影响恒指,相对容易得多。如果由一般人炒作恒指衍生金融工具,肯定有赚有蚀。所谓“中国移动消息灵通人士”则可透过事先的策划与操控谋利,12月中国移动在指数中的比重增加后更可事半功倍。
而相比香港恒指的海量交易,中国移动损失的170亿美元只是小菜一碟。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1/article/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