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现在的位置:手机市场
托普手机:玩的危险游戏?
2001-09-13 18:40 出处:财经时报 作者:吴晓伟
  7月底,有许多媒体报道,托普董事局副主席李智在京宣称,托普已经从信息产业部拿到了第12张生产牌照,可以在国内生产手机。

  然而,记者日前从信息产业部得知,到目前为止,信息产业部只颁发了11张手机牌照,第12张手机牌照还在酝酿之中。根据信息产业部官员的介绍,目前只有11家国内企业拥有手机生产牌照,17家中外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可以在国内生产手机,托普只是在重组中
外合资企业深圳国威时获得了国威的手机生产牌照。当记者向托普求证时,托普方面则表示,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拿到第12张牌照,那只是一些人的炒作。

  不过,在从报道出来后到今天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托普并没有人出来辟谣。在此之前,记者曾多次与托普联系采访事宜,从成都的托普总部到位于北京中电大厦的手机事业部,记者拨打了一个又一个分机,但均被一拖再拖。据了解,其他的媒体同行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进入手机制造业,托普表示是要做实业。但托普在介入手机制造业的同时,有意无意中给媒体和业界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业内人士笑称,“获得第12张手机牌照是利好消息,擅长资本运作的托普又怎么会急着去辟谣呢。”

  一出大戏

  托普希望进军手机制造业能够给业界一个做实业的印象,在这方面也投入了相当大的力气。托普重组深圳国威使自己获得了生产手机的资格,与一家名为中天华通的中韩合资企业合作获得手机技术。而在8月底,托普更是投入6亿元人民币巨资,在成都与台湾四家IT企业、西南交大、中国联通以及当地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在成都建设年产100万部的手机生产基地,以及掌上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托普开始以“新兵”的身份挺进手机制造业。

  深圳国威拥有100万左右的生产能力,加上计划在成都建立的生产基地,托普将拥有200万部的手机年产量。去年国产手机的产量为98万台,不到整个市场份额的5%。而托普推出的新手机TOP111,基本上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在近几年出现的品牌手机中找到,价格更是达到2300元左右。这样一款价格不菲,又无法与大品牌相提并论的手机,很难让人相信能够有好的销量。在没有自己手机销售网络的基础上,托普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

  手机只是进军IT制造业的一环,托普的目标是进入终端接入市场。在挺进手机制造业的同时,托普加大了掌上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推进力度。然而名人、商务通等掌上电脑厂商由于长期的价格战日子已经过得很艰难,托普的进入很难产生奇迹。在笔记本电脑领域,IBM、戴尔等国外巨头已经主宰了国内市场达数年之久,托普早年也曾生产过台式电脑,但近几年已经在市场上消失,在竞争同样激烈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托普是否还会走上当年台式电脑的老路谁也无法说清。

  在IT制造业,托普如何挣钱,对业界来说是一个“谜”。甚至有人认为,这一切只不过因为托普拥有3家上市公司与一家金融租赁公司,是一家以软件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没有点动静总是不好的。

  托普的实业

  在托普对外宣传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托普集团涉足的领域包括软件、网络、金融租赁、教育、环保、文化传媒、房地产等,但还是很难看清托普的实业在哪里。

  托普一直自称是中国软件业巨头,但事实上该公司既没有知名度较大的拳头产品,在市场占有率上也难以与这一称号相匹配。从公开的资料上看,托普的软件产品包括数控系统产品、办公自动化软件、房改、社保和税务等。这些软件产品并不属于通用型软件,且房改、社保、税务软件属于电子政务范围,电子政务市场的增长不会太大,而专业软件产品的投入和推广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相对于软件产品来说,托普对于软件业务的布局显然更为看重。仅去年一年,托普就在全国范围先后建立了浙江托普软件园、宁波托普软件园、上海托普软件园等10家软件园,并计划在国外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托普希望通过大范围撒网的方式,去实现自己提出的全国信息技术增值服务全国第一的目标。但没有核心技术和突出产品,必然会制约托普实现这一目标。

  在IT业内纵向发展的同时,托普也在寻求跨行业的横向发展。从去年开始,托普陆续杀入传媒领域,先后投资《蜀报》和《商务早报》,创办《IT时代》杂志,还曾进入《四川文化报》,并计划收购《四川青年报》。另外,还专门成立了托普文化传媒产业投资公司。

  托普集团总裁宋如华曾表示,涉足传媒是要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目的。要先搞杂志报纸,再做影视和图书出版,但结果事与愿违。今年4月,《蜀报》与《商务早报》先后停办。在传媒业,托普损失惨重。据称,托普在这两家报纸上的投入已经达到4000万元左右。有分析认为,托普在报纸上至少赔了4300万元,而且实际上的支出可能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现在,托普已经很少对媒体提“传媒帝国”的战略构想,但几家报纸的投入还得继续。如何摆脱在传媒业遭受的困境,托普还需要拿出应对之策。

  以资本运作出名的托普,进入金融领域则显得更如鱼得水。今年2月份,四川金融租赁公司改组,宋如华成为董事长,托普集团成功控股四川金融租赁,进入金融产业领域。此举被托普誉为“继托普软件和炎黄在线借壳上市之后,在资本运营上又一经典力作”。金融租赁的收入目前还不得而知。

  到目前为止,还很难看出托普在实业方面有多大的作为,但从软件、传媒、金融到最近的IT制造业,托普每次选择进入的领域都是资本运作的热门题材。资本运作造就了托普今日的威名,但没有强有力的实业支撑的托普只能是在资本市场玩一个个危险的游戏。记者吴晓伟/文(完)

本文地址:http://www.cnonline.org/2001/article/1479.html

欢迎转载、分享到微博、社交网络。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Loading...